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丁能夏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丁能夏
[导读] 在小学的数学课上,教师需要关注提问环节的重要助学作用,针对提问环节进行规划设置,有效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并积极的参与到问题探索当中。下面,主要就提问的几点有效方法和举措进行分析和探索。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西中心小学    丁能夏  514300

摘要:在小学的数学课上,教师需要关注提问环节的重要助学作用,针对提问环节进行规划设置,有效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并积极的参与到问题探索当中。下面,主要就提问的几点有效方法和举措进行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前言:在新时期的育人背景下,教师需要关注小学生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有效培养,并以此为目标导向,从提问出发就具体的提问方式进行创新。从而充分发挥提问所具有的思维引导价值,让学生在问题探索的过程中有效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索与解题能力。
        一、联系生活,优化问题导入
        在提问环节,教师需要关注生活化的思想理念,进行趣味导入[1]。让学生能够在问题分析和探索的过程中,有效内化基础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问题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数学内容的掌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有效分析和探索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比如说,在引导学生就“分数的认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则可以在导入阶段合理设置问题,将数学与生活之间进行紧密联系,将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过生日的情境有效的呈现到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即“小明同学过生日邀请了六个小伙伴,在切蛋糕环节,为了让每个小朋友都有蛋糕,小明需要将蛋糕平均切成7份,那么请问一份或者几份蛋糕应该如何表示?”有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思考,并总结结论,如果是3份的话,就是7份中的三份呗!如此一来,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并有效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
        二、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提问
        在提问环节,教师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合理设置分层提问[2]。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同时也能够让不同等级的学生都能够有效参与到问题探索当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全面提高班级学生整体的问题探索水平。
        比如说,在围绕“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则可以将因材施教的思想观念有效的落实下去,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
        比如说,在针对基础弱的学生设置问题时,则可以设置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问题如,让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定理形成准确的认识,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而在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置提问的过程中,则可以适当的变换题型,提高问题的难度,如等,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有效利用通分、约分等基础定理进行有效分析。同时,在进行分层提问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分别设置基础型、实践型、拓展型的问题,让学生所具有的数学思维,以及在数学领域的综合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散和培养。
        三、拓展思维,设置探究提问
        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拓展思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开展探究性的提问,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提供重要的问题导向支撑。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意识,在深入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具体的数学问题加深记忆,全面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比如说,在组织学生学习“多边形的图形面积”时,则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就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规律进行有效探索。在问题探索的过程中,则可以让学生通过组内合作探讨的方式,就梯形的面积规律进行总结,先引导学生对梯形图形进行有效转化,根据所学的图形特征和规律进行整理,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公式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在梯形面积中的综合探索与学习能力。
        四、微课助学,创新提问形式
        在提问时,教师需要有效开发现代化的技术载体,加强微课助学功能的有效发掘,并在此基础上就具体的提问方式进行有效创新。让学生能够对问题探索产生兴趣,并在接受问题训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全面提高学生在数学问题领域的综合探索能力。
        比如说,在进行“百分数”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借助微课设置训练专题,展示百分数的具体数学模型,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就具体的解题思路进行整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在习题方面的综合分析与探索能力。同时,在微课的支撑下,教师可以设置拓展型问题[3]。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数学资料,丰富数学文化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就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有效探索,让学生在习题探索的过程中有效总结解题经验。
        结论:依前所述,在数学课领域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教师需要针对提问环节进行合理规划。有效的联系生活,在此基础上就具体的导入方式进行合理优化,遵循因材施教的思想,设置分层提问,同时也可以积极拓展思维,设置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有效探索与分析,同时在提问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微课所具有的助学功能有效发挥,对提问的方式进行创新,从而保证课堂提问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陆培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255.
[2]詹兴斌.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6):228-229.
[3]张才.有效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1):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