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进行有效交流的策略初探 江青南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江青南
[导读] 有效的交流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之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数学学科特点,通过丰富交流对象,拓宽交流途径,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交流方法,并引导他们对自己及他人的交流过程做出评价,从而增强交流的有效性,提高交流能力。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新安镇中心小学   江青南

摘要:有效的交流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之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数学学科特点,通过丰富交流对象,拓宽交流途径,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交流方法,并引导他们对自己及他人的交流过程做出评价,从而增强交流的有效性,提高交流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  有效交流  运用  引导
        长期以来受升学率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常处于“师授生受”的状态。综观我们的数学课堂,往往呈现出这几种现象:(1)旁观现象:学生在讨论交流时,往往有部分学生怀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漫不经心地看着别人实验操作,看着别人发言,自己却不参与到活动中去。(2)学生交流只指向老师:有的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眼睛里只有老师,他所要交流的对象只有老师,这个课堂就是师生两人世界;有的学生在其他同学发言是仍高举小手“我,我,我”,整个课堂很热闹,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交流。(3)中等生、学困生和优等生相比,缺少交流机会。因此,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象,必须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交流。
        一、创设民主气氛,丰富交流的对象
  1、平等、和谐的师生交流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是学生最忠实、最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从居高临下的强势位置走下来,走到与学生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中间来。平等,既是人格地位的平等,也是学术思想的平等和真理面前的平等。学生毕竟年龄小,他的想法,他的发现可能不太成熟,甚至有些幼稚,教师应当倾听,只有倾听,才能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这种指导,不是教师直接给予解题结果或解题方法,而是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以产生教学共振,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2、宽松、自由的生生交流
         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有一个能让同学之间自由开展交流的良好的、宽松的氛围,能让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全班同学之间都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只有自由交流才能在灵感实现时就能与同伴分享,获得最广泛的支持,评价、修正并给同学以启发,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发现。当然,这种有效的自由交流必须是建立在学生懂得尊重别人,懂得与同伴分享成果的基础上的,要让学生知道“交流之前要做好准备”“语言简练、表达清楚”“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话打断”“对别人的高明见解表示赞赏”,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争议,更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使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3、学生与计算机、教材、社会之间新型的交流
  由于教材编写的不断扩充,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扩大,课堂教学中的交流已不仅仅满足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而是延伸到了与教材、计算机、社会生活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基础的双向交流,学生不仅能从教材、计算机、社会生活中获得知识、受到启发,从而积极思维,也能对此进行再思考甚至质疑,进一步拓展思维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双向交流中,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二、结合多种感官,拓宽交流的途径
  数学交流的表达方式有听、说、读、写、做等。因此,在继承传统数学教学的同时,增加数学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说数学、听数学、写数学和做数学的机会。
        1、说数学和听数学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只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那么他必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过程,而通过嘴巴说是展示这具有个性化思维过程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清楚地向同学、老师表达自己的数学想法。
        2、写数学和做数学
  写数学和做数学并不能单一地认为传统中数学作业,题海大战。这里的写数学是指让学生通过记笔记,写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以及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困惑、评价和意见,其中包括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这是一种新的交流工具。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具有丰富情趣和意义的,有价值的开放型题型,让学生充分体验写数学和做数学的乐趣。
  三、根据学习内容,灵活运用交流的方法
        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研讨,是数学课堂交流最主要的形式。研讨的范围视需要而定,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全班同学之间都可以。这样的研讨有助于全体同学参与数学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活动交往的能力。研讨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主题的确定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大胆把握,也依赖于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敏锐洞察和灵活应变。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这样揭示研讨的主题:比和分数、除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除法有商不变,分数有基本性质,那比有没有相类似的性质呢?如果有,是什么?你能举个例子来验证吗?围绕这一个主题,学生开展的研讨活动非常成功,不仅根据已有的知识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也举了很多的例子加以说明或验证,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能力、情感的三丰收
        四、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同伴、老师,评价的过程则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
  自我评价:学生进行自我小结,总结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考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同伴评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自评,对该同学的方法进行互评。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同伴的方法,更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同伴,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互评后,被评学生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老师评价: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委婉地指出不足,使学生能够树立信心,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孔企平,马云鹏,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二),小学数学教育,2003第2期。
[4]《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5]金美琴,如何促进有效的数学交流《小学数学教师》2003年第1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