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李燕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   作者:李燕
[导读] 数学是小学的基础性科目,在小学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数学生活化”这一全新理念,旨在让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体现数学学科的生活化。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李燕    广西岑溪市第五小学  543200
【摘要】数学是小学的基础性科目,在小学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数学生活化”这一全新理念,旨在让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体现数学学科的生活化。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21-02

        数学学科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小学生容易犯困,严重会出现厌学等。我们教师就得想法让课堂生活化一点,从身边的事例为教学的素材,这样一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小学数学课堂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实际,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时期的学生受生活经验、教育背景、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很多事情难以形成一个具体的认知理解。数学学科属于理科的范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概念性的知识难以充分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将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兴趣,让学生发现数学学科的实用性价值。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符合这一时期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生活化教学意识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也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着教学实践,也影响着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制定,也影响着课堂教学实际效果。在过去的教学理念当中,教师没有树立起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分数的提高,但是没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生活化教育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是数学教学的广大腹地。因此,教师应该要改变过去的教学观念,让生活化教育思想在数学课堂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例如,小学生每天的日常活动都可以发现数学的身影,都可以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比如起床、吃饭、休息都有固定的时间点和时间值,在数学教材中有《认识钟表》这样的内容结合点,但是一般的教师在教学当中就是生硬地照搬教材,学生的学习体验很差,但是通过询问学生的日常作息时间,引入这样一个话题,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之下,学生是无法意识到数学的生活功用的,同样教师的目光也是十分短浅,看不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许多局限性。此外,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学习生活化教育的相关理论,比如吸收陶行知生活化的教育理论,从而让自己对生活化教学有一个更深刻的认知。
        (二)课堂导入生活化,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正如一出精彩舞台剧的序幕、一个经典小说的开头,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不注重课堂导入的设计,或者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使学生迟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中。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也是小学生比较亲近的场景,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当中的事物进行导入,这样能够使导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折线图》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并且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对这个节目熟悉吗?”学生回答:“熟悉。”我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天气预报当中蕴藏了不少的数学知识,我们一起挖掘一下吧!”接着,我给学生展示了十天之内的气温情况,分别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我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读取这两张图中的气温信息,并且比较这两种统计图各有什么优缺点。由于天气预报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比较高。此外,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我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几种图形运动的案例,比如乘电梯、荡秋千、传送带上的物品,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情境,指的是教师基于既定的教学内容,并遵循科学的教学理念而创设的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而情景式教学活动,作为创设教学情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其形式的新颖、有趣,符合小学生爱玩好动、善于表现的性格特征。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不妨立足现实生活来为学生创设各种形式的活动情境,以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从而达到深化学生理解认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这部分内容时,我先是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之后,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物情境,即将讲台看作商店,将讲台桌看作售货架,我在上面摆放了一些商品的卡片(其中标有价格和数量)。接下来,我随机挑选了几名学生到教室前面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扮演顾客。待“顾客”挑选好商品后,拿到“柜台”让“售货员”进行价格核算,最后再由“顾客”核算“售货员”计算的价格是否正确。如此,通过创设这一与学生现实生活极为贴近的活动情境,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而且还帮助学生巩固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开展生活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实践是检验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最为有效的途径,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发挥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价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开展实践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能将实践活动局限在课堂上,因为课堂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单方面依靠课堂时间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有着很强的局限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下的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究问题,进而应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实现开展生活化实践的真正目的。实践教学可以确保学生的核心地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在分组的时候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确保分组的科学性、合理性,然后让学生开展实践探究,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综上所述,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需要认识到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拉近学生和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凤霞.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中国教师,2017(S2):118.
[2]赖健福.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20-21.
[3]戴春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19(23):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