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愉悦.主动探究——浅谈小学生教学应用题解决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   作者:方良仁
[导读] 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学生的学习基础没有特别的强,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方面也不够主动,学习兴趣也不高,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老师讲了很多遍,学生也没有完全理解,也不是很明白。针对这种现象,为了让学生能够可以更好的学习数学,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数学应用题,本文在小学教学应用题解决的能力上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方良仁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山口镇中堂小学西屯分校  广西  北海  536122
【摘要】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学生的学习基础没有特别的强,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方面也不够主动,学习兴趣也不高,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老师讲了很多遍,学生也没有完全理解,也不是很明白。针对这种现象,为了让学生能够可以更好的学习数学,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数学应用题,本文在小学教学应用题解决的能力上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和谐愉悦;主动探究;小学生;教学应用题;解决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69-01

        引言: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应用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可以帮助在学生逻辑思维和遇到实际问题时应变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在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时候提供帮助,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学习方法的形成。应用题的解决比较多元化,解题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大难题就是应用题的解答。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过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在解决应用题教学的方面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角色之一。教学的结果是否可以得到认可,学生的兴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想要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点:第一,要对学生进行关爱、理解、包容。在学生成功或者在某一方面有一些成绩的时候,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适当的表扬;在学生失败或者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老师要对学生表达安慰和关心。第二,要在学习数学上提高学生的信心。学习数学不能急于求成,要在遇到问题和挫折时不畏艰难、努力克服,看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信心,才会有越挫越勇的决心。所以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的成功提供机会和帮助。在学生的练习时,要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测评结果也要考虑学生的情况,不要打太低的分数;在课堂教学时,提问要讲究方式方法,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回答出正确答案的机会,在学生答对问题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最后,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数学方面的知识,还能在学生的兴趣上提供有效帮助。
        二、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倾听是学生在学习时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倾听别人的意见不仅是一种学习技能,也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学生在课堂上能对老师的讲课和同学的发言都做到认真的倾听,那么教学活动就会有效地开展,学生也会积极的参加,为学生的智力及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不认真听课,对老师讲过的知识都不了解,这也说明了倾听在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所以,老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效率。学生想听老师讲课的前提就是学生听的兴趣要被激发,数学由于是以老师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所以一般比较枯燥乏味,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提前设置好教学环节以及激励措施。


老师可以根据现代教学方式,结合音乐、游戏等模式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和创建。还要在听的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听懂老师的意思。在上课之前,老师要督促学生提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在上课时做到不胡思乱想、认真听讲。同时,学生要做到听其他人讲话时要全神贯注,并注视其眼睛,要集中注意力,不要三心二意、东张西望,要明确其表达的意思;在他人讲话时不能打断他的讲话,不要打断其思路;有一些学生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出色,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对这些学生有一些要求,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跟得上老师的思路。
        三、加强知识和技能上的教学
        学生一般都是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和以往的经验解决数学方面的问题。只有学生对数学知识和解决方法等理解到了一定的高度,对各种问题解答的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知识量时,分析各种应用题才会更加地得心应手,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例:在教学生认识米和厘米的课堂上,就可以准备一个较长的物品和一个较短的物品,让学生们先拿出直尺,看一下1厘米有多长,再通过观察物品的大小得出米和厘米之间的不同,让学生明白,测量较长物品时,要用米的标准去测量,结果才能准确;测量较短物品时,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更加明确的理解问题,为之后应用题的教学起到铺垫作用。
        四、利用情景帮助学生理解题目
        想要学生学会应用题的解答,就要先理解应用题的题目。学生养成认真看题的习惯,使学生可以在脑中设置题目的情节、运算关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题。
        结合生活的实例,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解题的方法。例:在教学乘法口诀时,就可以设计成这样一道应用题:小朋友们一起做了28朵花,每7朵花扎成一个花环,可以扎成几个花环?这个问题就可以通过同学们在实际生活的理解来进行解答,把班级里的同学以28名同学一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在28名同学中,再以每7名同学为一组进行分组,看一共可以分为几组。当每7名同学分为一组时,可以清晰的看见此时28名同学已经被正正好好的分为了4组。这样一共有28朵花,每7朵花扎成一个花环,就是平均分为7份,用除法计算,列式是28÷4=7。计算时想到四七二十八,就能得出结果为4。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快明白解题思路,也就找到了解题的途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浓郁的兴趣,才能在课堂上认真仔细听老师对同学们知识的传授。在学生倾听老师讲课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就主动向老师提问,老师进行讲解,学生就会及时快速地把问题解决。如果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学会自学,学生就可以自己主动的去看书、去学习、去探索,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样学习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学习也会因此得到进步。
参考文献:
[1]吴燕.小学生数学关键能力——应用题的思维训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5):146.
[2]刘绪毅,刘禹含.小学生解决应用题能力测查与教学思考——以四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9(05):12-13+21.
[3]范英姿.小学生解决应用题能力测查与教学思考——以五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例[J].当代家庭教育,2018(08):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