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编数学童谣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   作者:黎悦群
[导读] 我们在使用苏教版小学第一学段数学教材进行概念题教学时,尝试着师生共同创编数学童谣进行辅助教学,对于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获得了一定的突破。本文着重从通过创编、运用数学童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和方法方面展开论述。

黎悦群   广西梧州市 藤县藤城中心校  543300
【摘要】我们在使用苏教版小学第一学段数学教材进行概念题教学时,尝试着师生共同创编数学童谣进行辅助教学,对于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获得了一定的突破。本文着重从通过创编、运用数学童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和方法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数学童谣 概念教学 优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154-01

        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同时,它也是数学教学体系与学生数学知识与逻辑思维的基本元素。因此,掌握和理解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前提。小学生的概念学习是一种符号化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觉得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抽象性强,不易理解和掌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巧妙编制一些数学童谣,能很好地突破这个难题。
        一、通过童谣,使概念知识饶有趣味,强化学生感知。
        童谣,作为孩子成长中最喜闻乐见,也是最适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教学呈现形式之一。由于其内容浅显、思想单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数学教学中若能合理运用童谣,就能成为一把打开孩子探索求知之门的钥匙。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数学教学中采用童谣,让孩子更有亲切感。童谣的童趣增添了数学的魅力,让孩子更愿意去了解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年级的长方体正方体教学,是纯几何知识的教授,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概念,还要培养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些抽象的概念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空间认识的一个飞跃。教学中,我创编了一首童谣,以谜语的形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小长方体,上学陪着你,肚里能量大,装着尺和笔,课堂守纪律,躲在书包里。
        孩子们被这一首充满童趣的歌谣谜语吸引,兴致勃勃的开始认识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的知识旅程,引出了数学知识新篇章,也调动了孩子们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学生注意力集中了,害怕与困惑的心理一扫而空,学生就在愉悦的心境中进入了学习的佳境。
        二、通过童谣,让概念知识朗朗上口,方便学生学会。
        《认识钟表》是第一学段的学习内容。时钟对于这一学段的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的是他们看钟表、认时间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教学中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把在生活中感知的“时间”,潜移默化地上升成为抽象的数学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认识整时半时的时候,我展示了这样的童谣:
        认识整时与半时,先看分针指哪里;整时分针指12,时针指几是几时;半时分针指向6,时针就在两数间;半时时针过了几,时间就是几时半!
        这样的一首童谣,分别概括了时针、分针的指向,学生能联系生活中的钟面,深化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既朗朗上口,又通俗易懂。



        又如:“时针走过数字几,表示时间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这样的童谣也能很快地帮助学生掌握看钟面时间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知识梳理,让枯燥、繁杂的概念知识变得轻松易学,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通过童谣,突破概念知识重点,促使学生会学。
        如何把教学重点讲懂、讲深、讲透、讲活,是每个教师努力追求的境界。教学实践表明,编成童谣的基本概念不容易忘记,能使学生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巧妙运用数学童谣,能够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象抓实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突破概念知识重点,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例如在教学《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时,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面值不大于1元的人民币,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进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小朋友在商场门口的画面引入,使学生联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组织学生通过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形成整体的认识之后,运用创编的童谣进行知识的巩固:
        元角分,换单位,大换小,添个0,小换大,减个0。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十来个字,就把整节课的重点概括出来,学生学得积极、愉快,轻而易举地记住了元、角、分之间的单位换算,而且记忆时间长久,不容易忘记。
        四、通过童谣,揭示概念本质属性,帮助学生建构。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充分感知并形成表象后,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并把这些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的全体,从而形成概念。而适时展现的童谣,能帮助学生建构所学概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三角形的认识”教学。首先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实物;接着在屏幕上出示三角旗、红领巾、三角板等实物图,提问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然后教师去掉图中的颜色,只留下三个物体的外框,让学生说说这三个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舍弃这三种物体的颜色、大小、材料等非本质的东西,抽象出三角形的本质特征:都是有三条线段组成的。接着教师出示三条线段,在屏幕上慢慢“围成”一个三角形,形象地突出了“围成”这一特征,使学生准确理解:“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之后,教师适时展现童谣:“尖尖三个角,直直三条边,兄弟围一起,你我把手牵。”这样学生就能结合方才的多媒体展示,充分建构起“三角形”的概念了。
        小学数学概念的有效教学,之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教师应首先立足于教材研究,在全面深刻地把握小学数学概念深厚内涵及本质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思考,并通过有意义地接受学习的力式使学生理解并获得数学概念范畴。而数学童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读起来又朗朗上口,让他们备感亲切、生动,所以易学、易记。因此,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数学童谣,更成为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份“智慧快餐”。
参考文献:
[1]赵艾如.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学周刊[J]
[2]沈叶飞.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优化策略探析.中国论文网[J]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