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月下   作者:陆福海
[导读] 数学概念是学生对数学形成初步认知的基础,也是数学思维的重要核心。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让数学思维渗透思考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推理、运算等数学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正确地运用数学概念,合理地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对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陆福海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恒丰希望小学  532800
摘要:数学概念是学生对数学形成初步认知的基础,也是数学思维的重要核心。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让数学思维渗透思考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推理、运算等数学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正确地运用数学概念,合理地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对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5-185-01

        引言
        无论是从应试教育,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进行分析,数学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一直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广泛关注。小学作为学生认识数学的初期阶段,是学生后续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而概念则是基础中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
        深度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创新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着积极意义。概念是人将事物本质提炼、概括后形成的理论认识,而数学概念是人对事物的数量关系和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具有抽象性。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可能无法准确地理解各种小学数学概念,进而影响学习进度。教师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度发展,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适应其终身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同时,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时,可以良好地融入深度学习的理念,让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并灵活运用,帮助学生快速地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算、判断、推理等能力。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一)认真且全面地解读概念
        数学概念是经历过无数次实验、验证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对某一现象或是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由于概念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能力,将学生引入正确的数学学习轨道上。例如:教师利用黑板画图介绍数学概念,或是要求学生重复作图,加深学生对概念知识的印象。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看,概念分为内涵和外延两部分,教师可以将概念进行分类,或是将概念分解成一个个小块,为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奠定基础。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对概念的理解能力设置一些难度适中的关卡,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可见,认真且全面地解读概念对于提高数学概念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促概念从外延到内涵的推进
        对概念的理解,首先是内涵和外延的有效表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将学生身边的生活例子转变成学习素材,巧妙地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这是学生研究数学规律的具体载体,也是实现概念意义构建的有效载体。例如在“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经典课的教学研究中,如何把“面积”这一抽象的概念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呢?如何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动态化和形象化﹖主张教师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由“静态”的教学定义向“动态"的教学生成过渡,在强调与新学概念有关联的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直观感性材料,结合实例,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对比训练,让学生获得表象,建立概念。再如,“克与千克"是一节质量单位概念课,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量与计量”知识的重要内容,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奠基石”。为了使学生获得十分丰富的适合于实际的感觉材料,在教学研究中,通过“确定主题,探问引领→开放时空,有效探究→交流互动,开发潜能”,实现了课堂突围,让学生从“封闭”的学习环境走向“开放”的研究场域,一步步清晰地建立起关于“克与千克"的概念。
        (三)通过对比,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由于数学概念较为抽象,许多学生容易混淆,进而影响学习进度。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若能将意义相近的数学概念进行对比,将相关的数学知识点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让其对数学概念有一个整体认识,则能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在不断的对比中,学生也会逐渐提高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进而深入地探析、审视,这符合深度学习的理念。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课时,在讲述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具体概念后,为了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和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长方体与正方体。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指出二者的不同。有的学生认为:“长方体是由六个长方形组成,且相对面的面积、边长完全相同;而正方体是由六个一样的正方形组成。”其次,再让学生指出二者的相同之处。有的学生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六个面、十二条边和八个顶点构成。”最后,让学生指出二者之间的关联。还有的学生认为:“正方体是长方体的特殊形式,长方体包括了正方体,但不属于正方体。”
        结束语
        总之,一个概念的认知不是孤立的,需要动用许多原有认知素材,借助特定的情境,获得其意义,并在问题的发现与探究中揭示清楚概念的来龙去脉,感受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自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逐步剖析概念本质,真正把“概念”学实、吃透,实现概念构建的顺利对接与生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基本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惠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有效构建与运用[J].考试周刊,2019(52):99.
[2]王永升.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18):64.
[3]刘伟.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现状分析及其优化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18):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