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活语文教学中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月下   作者:杜娟
[导读] 近年来,以多媒体、网络教育平台、信息接收终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特校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改善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为课堂带来了活力。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中对智障学生的生活语文教育,更要注重对知识开发作用的培养。因此,特校语文教师要提升自身教学素养,改进课程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特校生活语文的教育,不断提升低智商学生对生活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智障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审美观念、价值

杜娟   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特殊教育学校  415400
摘要:近年来,以多媒体、网络教育平台、信息接收终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特校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改善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为课堂带来了活力。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中对智障学生的生活语文教育,更要注重对知识开发作用的培养。因此,特校语文教师要提升自身教学素养,改进课程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特校生活语文的教育,不断提升低智商学生对生活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智障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审美观念、价值追求、综合素养等都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特殊教育  信息技术  生活语文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5-166-01

        智障儿童的生理缺陷直接影响着他们感知觉和认知能力,他们注意力分散、感受性慢、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差,课堂上的他们经常出现开小差、反应迟钝等情况,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吸引他们去接受新的知识内容。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多感官刺激,利用信息教育平台整合符号、图像、声音和动画视频图像等多种感觉刺激于一体,创造新的兴奋点,将抽象的课堂教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给予学生成功的愉悦感,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现以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生活语文学科为例,谈谈信息技术手段在此学科教学中是怎样提高教学效率的。
        一、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智障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创新运用视频教学,参照着教学目标的关键和核心,合理地展示课程重点。在课前制作教学视频时,在认真进行甄别、调整的基础上,确保将核心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展示。例如将古诗词内容加入视频互动,帮助智障学生更加加深对古诗词的把握,将古诗词情景交融特点与时代之间的关联一一说明,消除智障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困扰。老师将古典诗歌精彩的教学片段制成微课,利用十几分钟时间来帮助智障学生总结古诗词要求,以具体诗词为讲解主体进行分析,协助智障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来解读诗词,举一反三,提高智障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李白的《赠汪伦》时,教师可以制作一段微课视频,前半部分诗人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时的离别画面,接着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的画面。后半部分李白眼望碧水蓝天、微波荡漾的桃花潭水,耳旁传来节奏欢愉、音韵悠长的踏歌声,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通过全景式的展示诗歌中的内容,结合微课视频中的画面、声音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将古诗词中文字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用生动、直观的画面向学生呈现出来,为智障学生创设生动形象而逼真的情境,从而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智障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变得相对容易,对诗词中描写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微课视频既可以作为课后温习,也能够将其视作课前预习,有但有效梳理了课程重点,还能够将各方面与课程有关的内容拿来与学生们分享,提供智障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智障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作用的双边活动。任何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者,是教育信息的传递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是双边关系的一个方面,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的体现。在教学培智生活语文《弯弯的月亮》这篇课文中,老师先用PPT制作了各种弯月的图片,并播放夜空中一轮弯月的影片,引导智障学生观察后回答,“同学们想一想,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啊?”同学们踊跃回答:弯弯的月亮好像一条小船、弯弯的月亮好像一把爷爷用的镰刀、弯弯的月亮好像我们爱吃的香蕉、弯弯的月亮好像妈妈笑起来的眼睛等等。然后老师把学生说出来的事物用图片演示给大家,在培养智障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将具体的事物与词组一一对应,具体的意境更有利于智障学生识字读音。
        在教学生活语文课文《我的家乡――上海》中,在进入讲读课文之前,教师首先把课前准备的介绍上海情况的视频片段给学生放映,并布置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上海有哪些标志性的自然景观?上海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当智障学生复述课文时遇到难以说清的时候再出示课文,引用课文中的语句表达,使学习课文与发展语言同步前进,互相促进。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平时对于智障学生难以理解的空间和地理概念,在不经意中轻松解决了。信息化教学课堂具有交互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互动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希沃白板中课堂游戏的互动练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并随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主导的作用。
        三、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成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抽象性有机统一。
        特殊教育教学是以形象直观为其特点的,但是直观的感性认识只能产生表象,掌握知识还必须从大量直观材料中去提高、概括和抽象,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人的大脑皮层的两种信号系统的活动是紧密相关的,没有第一信号系统(具体、形象直观)的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抽象、概念、思维、词语)就不能活动。对于智力障碍的儿童理解事物只能靠直观的视觉、听觉、触觉去感知,因此对他们的教学应该特别突出色彩、音乐和影像,但是再直观的图片和再真实的影像、再悦耳的音乐,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解决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直观性和抽象性紧密地结合起来,会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在特殊教育学校生活语文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希沃、人工智能、VR、微课等教学手段,优化教材内容,提高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推动生活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生活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李兆君.教师怎样进行多媒体教学与网络学习 [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94—96.
[2]李慧.有感于语文教学的课堂语言[J].课程教育研究,2015,(15):131-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