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5月上   作者:李琰
[导读] 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利于更好的认识自我,进入了大学就相当于进入了半个社会,有利于培养我们自己的自我意识,通过系统的学习,可以培养我们健康的自我意识。

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   李琰

摘要: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利于更好的认识自我,进入了大学就相当于进入了半个社会,有利于培养我们自己的自我意识,通过系统的学习,可以培养我们健康的自我意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性格上的缺点,我们有的人自知,而有的人不自知,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性格上的缺点,利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提升自己的气质,改善自己性格上的缺点。同时可以提高自己驾驭情绪的能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已成年的我们显得更加成熟。本文将针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水平。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近几年,大学校园内经常出现各种危害学生安全的事故,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这些事故的原因在于个别大学生心理扭曲、不健康,遇到问题时无法冷静处理,思想偏激,采用极端手段,这种现状对大学生教育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各大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侧重于问题的纠正,针对学生犯的错误问题开展教学,这种亡羊补牢式的教学理念起不到积极的效果。积极心理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主要是探究人类的美好心理和积极正向心态,其对大学教育的价值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因此,教师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以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扬长避短,寻找学生的优势,鼓励学生不断发扬优点,进而帮助大学生乐观、积极的面对学习、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分析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有一个有趣的比喻:如果把人的心理状态分成正负值的话,有心理问题的人可以是-1、-2或者-6、-8,通过心理治疗,包括咨询或者吃药,勉强恢复到了0的状态,但更多人的状态处于+1、+2,尤其是我们的孩子,天生就是积极快乐的,但为什么上了小学、中学、大学以后就越来越不快乐了呢?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提倡的积极教育理念,就是在关注传统学业能力的同时,也关注让孩子拥有幸福、快乐的能力。积极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流派之一,是一门基于实证的科学。即提出了一项假设,我们就会用实验的方法去证实或者证伪。积极心理学在创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实践和应用,世界六大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在2016年联合成立了国际积极教育联盟,致力于把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的实践过程中。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首先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方面,各高校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原因是很多高校并没有足够重视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很少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及个性特点设置的相关课程,同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单一守旧,与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背道而驰,同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不合理,导致大学生缺乏兴趣,很难真正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些都是影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的组成因素。


其次,虽然各高校已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非常重要,要想有效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力、财力和物力,但当前的高校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师资力量都是欠缺的,导致大学心理健康教学受到局限,极大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提升。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明确目标
        首先,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培养全面优质人才作为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需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密切关注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明确培养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措施,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逐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多针对学生的消极心理予以针对性的指导教育。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课程,除提供了有效的心理问题治疗方案以外,更倡导学生自己预防。因此,高校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应该充分认识到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选取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自己、面对未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2.增强学生积极心理的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良好的体验过程,对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心理学教学中,多以灌输式的教育为主,学生并没有参与到实际体验中,造成了学生认知感低、参与度差的局面。为了改善这一弊端,教师在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自助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体验中去,比如教师提出一个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体验,这个探索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提升兴趣,并从中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方法。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转变了传统心理疾病疏导的教育方式。
        3.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影响,机械麻木的强调问题的严重性,这样的教育效果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是正面的心理,它摆脱了过分看重错误问题的弊端,同时也指出了人的内在潜能与其所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着紧密联系。因此要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就要从积极心理学视野角度观察,注重构建良好环境,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帮助学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要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级活动中去,鼓励同学之间团结合作、互帮互助,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应该从积极健康的角度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通过正能量的宣传促进大学生的个人成长。高校教师应该坚持成功性的理念,从多个角度挖掘大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其固有的积极品质。由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個长期的过程,高校可以通过情景剧、角色扮演等开放教育方式,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思彤.浅谈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教研),2011(07).
[2]闫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0-84.
[3]刘思彤.浅谈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教研),20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