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建构教学中的艺术性和观念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5月上   作者:陈杰
[导读] 空间构成课程或空间建构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学生与认知环境设计专业构成的桥梁。该课程对学生的认知和思路的开放有非常明确的要求。以前环境设计专业的很多课程沿袭了国外的空间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多关注物体“形”、结构化和构成化,忽略了“形”背后的“义”,这个“义”的内涵就是想法、思路和观念,也可以叫作形的语义。

四川工商学院   陈杰   610000

摘要:空间构成课程或空间建构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学生与认知环境设计专业构成的桥梁。该课程对学生的认知和思路的开放有非常明确的要求。以前环境设计专业的很多课程沿袭了国外的空间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多关注物体“形”、结构化和构成化,忽略了“形”背后的“义”,这个“义”的内涵就是想法、思路和观念,也可以叫作形的语义。想法的多元化使语义的理解和解读出现多种可能性。当今,学科的交叉性,使设计类学科和艺术类学科结合得更加紧密,在艺术和设计相结合的背景下,把当代艺术性、观念性和建筑学的空间中的构建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空间构成、空间建构课程相结合,发现空间建构课程的新起点,探索空间建构教学的方法,内容上跟其他学科相关联,思考空间建构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何平向、纵向交叉,尤其是观念性和艺术性的方法和空间构成的教学相结合,“形”和“义”更深层的关联。
关键词:空间建构;设计构成;室内设计
        引言
        空间建构教学是设计的先修课,重点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及形象思维能力。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学生对于空间的感受、空间的组织、空间的设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空间和建构的理念
        通过对空间建构课程的讲述,对一些理论的学习、文献资料、图片案例的学习,建立一个关于空间和在空间中设计的知识背景和语言环境,使学生初步建立并理解空间、设计、建构概念,理解模型制作,并会绘图,使教学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通过对课程的理解和优秀建筑案例的创作理念和思路分析,使学生认识空间、建构与观念性的创作之间的关系,也能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一定的认知基础。
        二、观念和艺术对空间教学的影响
        在教学摸索和总结过程中,在关注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下,参考国内外相关环境设计和建筑类设计的发展趋势,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当结合观念艺术,使学生从观念艺术出发,在建构空间时放开思路,拓展思维宽度和广度,不断尝试和探索,在课程教学上增加实验性和探索性,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与角度思考空间建构的必要性。建筑学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空间和建筑学领域很多著作表明,在建筑学空间建构思维方式中,从单纯追求外在几何形态的空间造型,逐渐转向对对象的外在空间形态所蕴藏、隐含的观念含义和哲学意蕴的思考。在此之后,近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都逐渐的偏向现代艺术和现代哲学,逐渐向它们靠拢。我们去看后现代和当代建筑,除了居住和实际的功能性以外,它的构思所涉及的艺术理念跟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有相通之处,很难有明确的边界线了。艺术的思想观念和非实用功能使人们能够借助艺术思维来研究和探讨造型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具体空间关系,艺术家、设计师、雕塑家等用同样的思维方式去创造空间关系,他们将人类创造的文化的、传统的、不同民族特色的产物进一步融入空间建构中,他们很多的作品灵感也都来源于不同的艺术文化领域,例如,书法、舞蹈、音乐、传统手工艺和民间工坊等,都能从中汲取思想和观念性的营养,转化为空间建构的一部分,使其拥有更加活跃的生命力。在这一活跃条件下,对于艺术观念在空间建构中的表达体现,也应有一定的限制性和符合艺术观念思维模式的要求。


第一,观念的表述要顺其自然,合情合理,不能有牵强表现;第二,观念是隐藏在作品内层的,需要人们进入作品之中去观察思考,不一定直接被看到;第三,作品的形式是由观念支撑的,是由观念转化而来的;第四,观念在作品中的存在要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第五,空间构成和建构作品中出现的抽象概念及其应用,应该避免具象化的陈述和表达;第六,空间构造和观念之间应该连接得非常巧妙有一定创意。
        三、空间建构教学的重点和构思
        (一)细化空间构成教学思路
        空间构成课程可以有针对性地针对各个学科进行教学,主要表明在实施美学原则时不能改变或精确地规定美学原则。但是,审美原则与专业精神有着同样的特点,足够灵活,可以产生有针对性的教学。在美学理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原则是可变的,需要改变职业发展的方向,而课程的空间构成则与职业教育的方向相一致,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在环境哲学中,每个房间的学生都需要发展高效的审美设计。教师可以在封闭或开放空间中处理多面元件、线性建构区块等。在环境哲学中,学生是设计的中心,因此人是空间的基本要素。
        (二)教学过程中指导性和实践性的结合
        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空间形式和语义结合实践,最终构建的成果有不确定性,因此学生的很多作业都是在不断讨论、尝试并改进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在既定的方向中不断地探索、修改和调整。在整个完成过程中,教师参与讨论,指导并共同实践。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在制作过程中,一些小组学生事先有了更好的想法、绘制方案和材料,受许多不确定因素和材料的影响,作业最终没有达到预期。而有些组一开始定的方案一般,但最终的作业效果非常好。这就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预期设定和最终实现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这些差距形成的变化都是不可控因素,所以教师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共同学习和探索,双方都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构思方法和实践实施的知识结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指引学生建立一个方法体系,对这一体系进行探索,并在体系中围绕着既定的目标完成作业。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导学生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教师也要从教学指导者变为实践参与者。
        (三)衔接专业与美学原理
        以空间建构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从空间入手,从工作模型入手,深化方案,摒弃功能平面加立面的二维化设计方法,养成通过模型做设计的习惯。空间品质的高低决定着建筑设计的层次,因此,新的教学模式更侧重强调建筑的空间要素,进而鼓励学生进行不同的空间体验,真正掌握用模型做设计的方法。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空间构成教学过程中,应该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空间构成课程,在专业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表现能力、三维空间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将空间构成的知识融入教学案例中,让空间构成这门专业性课程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文超.空间建构教学中的艺术性和观念性研究[J].现代交际,2021(02):24-26.
[2]杨梦阳,牛笑,赵兵兵.空间建构在建筑初步中的应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1):110-112.
[3]杨海荣.拓展生活化教学空间,建构高效课堂[J].教书育人,2020(13):19.
[4]齐军.翻转课堂对教学空间的新建构:问题及应对[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02):36-41.
[5]姜佳彤.创新商业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建构研究[J].艺术品鉴,2018(24):361-362.
作者简介:陈杰,男,1989-,讲师,硕士,四川工商学院专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