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宏杰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 314502
摘要:有些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简单,教学内容比较乏味,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厌倦心理。如今新课程改革正不断地推进,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以此为契机,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使教学管理模式得到变革,使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实现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策略
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的核心课程,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为主要方向,丰富教学内容,探索与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优化学生的思想品格,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本文探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1.1教学形式缺乏多样化,课堂学习氛围沉闷
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而且是思想启蒙的关键阶段,自制力较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不能对自己进行严格的约束,所以经常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并且当前我国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那就是教学形式缺乏多样化,不能科学管理学生。此教学形式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无法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久而久之,很有可能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缺乏个人的想法,就难以提高学习兴趣。
1.2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然而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应试教育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始终磨灭不掉,特别是在我国三线城市和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通常都严重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经济条件差,学生只可以通过优秀的考试成绩来谋取出路。因此,当地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一直以来都坚持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师属于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也容易受到该思想的影响。并且教师隶属于当地教育部门的指导,所以在教学中也重视应试教育思想。
2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1主题阅读,深化阅读理解
主题阅读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小学教师在不经意之间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路径。且说教育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编排,大部分都是以同一主题为一个阅读单元来安排的,其好处在于小学学生阅读学习单元中每一篇文章的时候都能够有所参照,在领会每一种中心思想或主题情感的时候都能够以整体性的眼光来进行学习。例如小学语文教育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都是以中国比较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为描写对象,写出了由北到南不同地方的动人景色,给学生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群文阅读教学指导下开展主题阅读的魅力就在于此,学生能够通过主题相似的多篇课文的学习,把握住一个宏观的中心思想,在对比学习和综合探究中完成单元阅读的主要任务。那么,小学语文阶段的主题阅读是不是只能从单元阅读范畴内入手呢?虽然小学生的阅读经验比较有限,且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差异较大,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最好把文章群放在一个差距较小的范围之内,尤其是在对低年级教学的时候。在对五年级讲课时,小学教师可以把一二年级的课文也加入群文阅读的队伍中来,但在教学三年级的时候套入六年级的课文来开展群文阅读,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师生双方的负担,也无法体现群文阅读的积极效果。跨教材、跨年级的群文主题阅读教学是十分常见的,小学教师也不必过于担心其会给学生带来较多的学习压力,较难的课文引入低年级阶段可以当作课外阅读部分,作为次重点进行教学。这也说明群文主题阅读教学不必完全从单元范围内出发,只要能在教学中凸显效果,教师就可以将其纳入主题阅读的范畴之内。首先是要确定主题,例如以“朋友”为主题来开展群文阅读,小学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梳理出《将相和》《去年的树》《伯牙鼓琴》《送元二使安西》等多篇体裁不同的课文,尽管他们在表现手法和文章编排方面都有着诸多不同,但其中所描写的朋友之间珍贵的友谊却是古今相通的。
2.2搜寻资料
“海读拓展课”就是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与主题相关的文本,提高小学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能力,使小学学生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开阔眼界。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时,要关注小学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促进小学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在开展海读拓展教学时,必须将小学学生浏览、默读以及速读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目标,引导小学学生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单元主题。
另外,为了主题阅读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教师在开展海读拓展教学时,应该充分尊重小学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小学学生大胆地交流和沟通,从而加深对主题阅读内容的理解。
2.3开展知识竞赛,丰富教学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的活泼阶段,是儿童的天性正旺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要做的并不是抑制或者泯灭学生的这一天性,而是要合理地将这一天性利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并使其能够成为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如知识竞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或者是在课下开展,都可以很好的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打造更加富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
2.4巧设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在课堂上,优秀的提问是一门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巧妙地结合课程内容,并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设置一些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些课程的课内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文字占据较多篇幅,教师这时就可以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弥补课程资源的不足。
例如,在进行《捞铁牛》这篇课文的教学时,由于课本内有关课文内容的图片等内容较少,学生单凭文字内容,显然不太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并且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影响。这时,教师可以结合《捞铁牛》所讲的故事情节,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等,为学生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课文内涵,如:“故事的最后,铁牛是谁捞出来的?”“他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把铁牛捞出来的?”“在捞铁牛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工具?为什么要用这些工具?”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学生将不再关注课文缺少的图片,转而思考这些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不自觉地就会进入自主思考的状态当中,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于课文的学习积极性,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2.5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学习兴趣
当代教学的重要观念转变是从强调如何让学生听教师的话,按教师要求学习的教学模式,发展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离开教师或父母的监督下依然能够自主学习,将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课堂创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著名作家郭沫若说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固有内容,开拓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新知识。重复、固定的授课方式只能让学生们产生厌倦的心理,把学生的头脑和思路完全束缚在一个范围之内,无法让学生们完全掌握汉语的深度和精髓。小学语文教师应致力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2.6简化知识点
小学语文知识非常零碎,小学生无法实现对所有知识点的牢固掌握,所以教师一定要将课堂讲授内容准备好,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教师一定要对教材有全面的了解,对其中的关键性知识有熟练的掌握,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有效的把握,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所有的问题,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全面的、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对课本知识实现牢固掌握。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上可以将所有知识全部消化,使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起,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
结束语
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可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不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升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臧鹏.信息化视野下小学科学趣味性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0(02).
[2]刘美容.信息化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理论前沿,2018.
[3]刘双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
[4]陈静.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方法与实践[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六),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