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男
广州市白云区广外附属小学 510400
[摘要]教育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在开展中,教师可利用云平台资源,丰富课堂要素。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对“教育云”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展开研究。借此梳理教育云平台对学科教学的引导价值,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提供思路。
关键词:教育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为改变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构建高效课堂。本文对“教育云”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分析。
一、“教育云”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校课堂的构建优势
第一,教育云平台能够为语文教师提供丰富教学、学习资源。该平台中的优质教案设计、视频可作为教师教学指导,使教师在平台资源库的借鉴中,其语文教学内容不断优化,为小学语文高校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第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兴趣引导着学生学习意识,教育云平台中,为学生提供的图片、文字、语音,有着较为突出的趣味性特征[1]。在学术自主学习阶段,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语文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思维,为语文课堂实效性的保障提供助力。
第三,丰富语文课堂元素。教育云平台的应用,是将该平台作为教学资源的信息库。并且通过教师、学校、学生的交流、传播,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为小学语文课堂增添更多新颖的教学内容。因此,“教育云”背景下,教师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时,可发挥该平台的资源优势,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焕发语文课堂活力,保障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教育云”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
(一)创新语文预习环节,保障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是高校课堂构建的基础教学环节。但是受小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制约,学生需要在家长指导下,完成预习任务。而家长辅导时间有限,且专业水平不一,导致学生预习效果不佳。因此,在教育云背景下,教师应创新语文预习环节,借助云平台的育人功能,为学生提供自主预习功能。进而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为高效课堂的产生打好基础[2]。对此,教师可在教学前,制作教学视频,并将其上传至教育云平台。请学生根据教学进度,自主观看视频,预先了解课堂内容。
例如在“去年的树”这节课中,学生需要在课文学习中,感受童话的意境美,体会人、植物、动物的发展趋势。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设计导学案,并且将其上传至云平台。请学生在平台中,根据视频引导,完成欣赏课文、总结课文大意等预习任务。而在课堂中,教师设计分角色朗读环节,带领学生梳理文章,直接开始讲解课文内容。案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导学视频,确保学生预习效果。同时节约课堂时间,有利于丰富小学语文教学流程,保证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二)优化语文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改革中,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应以教育云平台的建设为契机,及时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保障语文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师需根据云平台较为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同时结合班级内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除此之外,教师可借助云平台在线交互作用,促进师生、同伴交流。借此发挥合作学习优势,协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秋天的雨”这节课中,教师将其分为两个课时,在第一课时结束后,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搜集优质教案,引导学生在云平台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案设计,巩固课本知识。之后,教师组织“品读”、“朗诵会”活动,多形式感受秋天的美。案例中,教师发挥平台的复习、个性化学习功能,使学生知识内化程度保持一致。并且在课堂实践中,设计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为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创造条件。
(三)健全教学评价机制,助力高效课堂
评价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检测方式,在高效语文课堂构建期间,教师还需利用教育云平台,健全教学评价机制,助力高效课堂。传统教学评价,多以考试为主,而在教育云背景下,教师可利用该平台各项功能,采用“多人评价”模式。并且根据云平台所记录的学习信息、语文学习进程,总结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性。进而通过有效教学评价,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手段,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形成提供保障。例如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节课中,学生可以在云平台,回顾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然后完成教师布置的“预测”任务。而教师在评价教学效果时,不仅需要分析课堂中,学生对故事的续写质量,还应结合平台记录,科学评价对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云背景下,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较多资源优质。为教师改变语文教学模式,优化语文教学环节奠定基础。但是为保证语文课堂的实效性,教师还应完善语文课堂评价机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整体教学水平。
[1]施苏娟.借助教育云平台打造高效语文[J].江西教育:综合版(C),2018(5):33-33.
[2]马彩云.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上),2019(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