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团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海丰供电局,汕尾海丰,5164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国家对电网进行了改革,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主要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县的发展和电力消费的增加。空间布局的网格化配风规划的实施对局域网络的负荷波动、电压不稳定和功率因数恶化的负面影响,限制了用电量和发电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从而找到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空间布局的网格化配网规划对策分析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空间布局;网格化;配网规划;对策分析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的使用率越来越高,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为了节约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政府部门需要更加重视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在社会改革中电力配网是一项关键内容,相关部门要对规划管理进行合理改进,并加强创新,使管理方式更为完善。同时,还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提高管理质量和生产效能。
1配电网可靠运行的重要性
在发电机组等发生强迫故障、停运等退出运行期间,为保证连续不断供电,电力系统应具有备用冗余容量,满足设备的经济性与技术性约束要求。需对经济性与可靠性进行协调分析,大面积停电事故造成灾难后果迫使加大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监管,保证电力系统运行风险度维持在可控范围内。电力系统规划运行需要考虑元件故障不确定性特征。电力系统由大量设备、元件等构成,具有规模大、潮流非线性分布、故障点对系统安全运行影响难预测等特点,可靠性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各关键部门,工作覆盖设计等各管理环节。可靠性工作内容种类繁多,包括对可靠性统计、提高方式措施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用电负荷需求巨大,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负荷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居民用电增长快速,对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要求提高。过去国家对发电环节投入比重较大,导致对配电网不重视,用电负荷增加使得一些线路负荷增大,电力系统局部故障扩大,会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配电网规划改造时,供电能力等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降低网损能减少成本消耗,供电能力强化能增加售电量,使供电更加可靠,提升电能质量。大部分地区普遍出现配电网不能满足负荷需求问题,大中城市冬夏季负荷高峰连年增长,导致中低压配电网面临极大挑战。保证电器元件安全运行,做好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提升配网系统可靠性非常重要。要优化完善配电网结构,使配电网更加安全可靠,建立电源站点,有效处理供电不足问题,完善电网结构,使配电网安全可靠,保证城乡居民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2我国电力配网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统不健全。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在配电网规划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管理者未设立明确的管理目标,未细化各项管理内容,在实际管理中会对员工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许多管理体系不健全,制度内容有缺陷,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对员工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同时也不利于稳定供电。(2)管理方式单一。我国电力企业在配网规划管理中使用的管理方式通常都比较单一,员工很难及时检测电力配网的运行情况,这样导致许多故障问题无法及时排查出来,会增加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这种事后维修的方式很难找到出现故障的根本原因,也就无法进一步研究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长此下去,电路出现故障的频率会逐渐增加,给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不利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3空间布局的网格化配网规划对策分析
3.1分布式电源的接入
ADN通过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潮流约束,结合先进的需求响应技术与用户参与需求调度的自主性对负荷综合治理,使能源形式逐步向耦合和集成方向发展。
城市能源互联网视角下ADN规划中多类型、不确定的分布式电源的引入给城市电高品质供/用电与电网运行调度提出挑战,频繁的负荷变化会产生较大的频率偏差甚至频率崩溃。受间歇电源分布随机性和出力不稳定性以及柔性负荷柔性调度和调节能力局限影响,ADN在潮流管理、电压协调控制、供需平衡方面面临巨大压力,导致的电压及电能质量不稳定,使得负荷预测与发电预测工作量增大,增加电网系统的运行风险。ADN电力系统和网络架构的整合较为复杂,实际规划过程中需考虑网损、DG坐标、电压稳定性等问题。含DG的ADN规划研究靠电源协同布置、接入DG后的供电稳定性、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实现对城市电网规划模型的多目标经济效益评估。平台基于区块链节点及集中/分布式协同控制原理,收集终端用户信息,分析微网储能、EV出行对用电能效的影响,依照能源交互、负荷侧响应、电网运行3个层次整合优化调度,建立ADN多源一体无功优化模型,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将规划区域网格化设定,通过临近节点电源的电力调度运算实现对目标节点信息的感知,从而拟定目标DG与移动电力设备的分布选址。
3.2大力推进政企业对接过程
电力规划的综合“网络化”进程始终以政府间机构紧密为目标,实施这些建议可以进一步提高电网专项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之间的一致性。该报告修订后,全国运营公司在向当地居民提供15次服务的过程中,总体进行了网络重新定位,从而为落实微型布线成果创造了强大的动力。具体办法可包括:第一,与有关部委建立伙伴关系,在这方面,区域专家需要进行审查,以提高配电网区域联网的有效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想法或建议。第二,将相应调整在专家委员会框架内发表的意见,并争取地方政府对修订和规划来文的支持。此外,该文件经地区国家办事处批准后,将送交地区行政部门审核,并由政府批准。结合批处理确定的文件,主动和计划中的组织创建了将配电规划持续纳入控制机制的机制。
3.3居民智慧能源构成
智慧能源是通过智能控制、现代化能源生产和能源交易、信息通信技术等实现的能源网络不断协调和优化互补的能源形式。在电力系统中,配网的能源丰富度最高,最能体现智慧能源的理念,尤其是居民用户在智慧能源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多种能源主体能够为电力系统优化提供一定思路。传统配网中,配网系统运行商以网损最小目标,从输电网中购得电量售卖给用户。在这种模式下,配网不拥有发电设备,因而需要承担输电网机组的运行成本。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网后,一方面配网有机会控制机组的运行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实施需求响应项目,配电系统运行商可以控制可响应负荷参与,优化机组出力。在这种情况下,须要对机组进行实时控制和持续优化。在智慧能源中,通过一定的通信机制使电力负荷侧用户积极参与到各种需求响应项目中,实现用户、配电系统运行商及可再生能源三者之间的通信。用户侧的负荷分为固定负荷和可响应负荷,可响应负荷又分为可削减负荷和可延迟负荷,可延迟负荷包括电动汽车、烘干机、洗衣机等,这类负荷的特点是可以延迟或更改使用时间。配电系统运行商是协调配网与主网的中间者,负责配网运行的调度以及需求响应项目的执行等。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网,主要包括电池储能系统、微汽轮机、风机和光伏机组等,这类机组的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均为可控。其中风机和光伏机组的出力具有不确定性,调度控制较为困难。
结束语
近年来,我们对城市化的认识速度、城市发展趋势的不断增长、人口集中在中心城市以及劳动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主导的配电规划很难满足城市规划的实际需要。这是电厂阻碍现实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建立网格的阶段,将客户的能源需求设定为一个基准,逐步综合分析行政计划、区域经济发展、发展深度和功能定位。采用空间布局的“关联方案”提高了网格配置与传统网格配置相比的精度,对网格的设置、操作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传坤.配电网网格化优化规划方法研究与应用[D].郑州大学,2018.
[2]黄金龙,杨春雨.基于网格化的中压配电网规划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7):163.
[3]吴朝阳.基于“网格化”的城区配电网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4]尹作劲.YF城市配电网网格化分区规划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5]张凯,赵倩.基于空间布局的“网格化”配网规划方法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8(26):319+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