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共读活动的具体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3期   作者:李彩霞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
        李彩霞
        湖北省孝感市高新区桂桥小学    湖北 孝感  432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阅读能力培养成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在深刻认识这一趋势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指导,使之能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积极提高阅读技能,以阅读助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关键词:小学生;师生共读活动;具体策略
        引言
        所谓的阅读能力,从字面的意思上看,就是指在展开相应阅读工作的时候,需要掌握的能力。对于人来说,所要掌握的阅读思想有很多,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其阅读能力包括对文字的认知、段落大意的理解以及文章主旨思想的感受。虽然这些方面也只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初步阶段,但是想要在课堂上彻底落实这一方面的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学习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学生自己,然而小学生在学习上本身就缺乏自主性,自然不容易有所投入。但是作为老师,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分析学生的心理,从而探究出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发展的方式,实现学生的成长。因此,本文将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和探究。
        1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1良好的阅读习惯亟待养成
        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阅读指导,小学生往往会因阅读技巧、阅读经验的缺乏而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误入歧途。与此同时,教师的阅读监督不足也是导致小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2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学生兴趣不足
        兴趣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和不竭动力。学生只有在兴趣的推动下,才会更加专注和积极地进行学习,学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然而,当前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有着较强的应试教育特征,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和机械地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极大地消减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影响其阅读学习效果的提升。
        1.3课外阅读量有限
        由于个人经历、情感经验以及识字量等方面的限制,小学生在文字阅读方面的经验可谓少之又少。再加上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以绘本故事为主,对于抽象的文字表达,他们并没有多少兴趣。长此以往,小学生势必会在“阅读少—不会阅读—更少的阅读—畏惧或厌烦阅读”的恶性循环中无力自拔。
        2小学开展师生共读活动的策略
        2.1创建良好的师生共读氛围
        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师生共读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创建良好的师生共读氛围呢?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1.在互动中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随着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确立,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重视学生阅读自主性的挖掘。笔者认为,在师生共读活动中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为此,笔者特地在阅读过程中设置了“演一演”等活动,带领学生扮演阅读内容中的人物,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能更认真、更仔细地体会人物的心理特征及情感变化,还能在与教师的合作中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


        2.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
        在师生共读活动中,教师既要与学生保持亲密的互动,又要学会在潜移默化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使学生在充分领受阅读魅力的基础上真心喜欢上阅读,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活动。笔者在师生共读活动中采用了“讲一讲”“画一画”“唱一唱”等策略。其中,在“讲一讲”环节,笔者要求学生就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发表观点和意见;在“画一画”环节,笔者要求学生根据阅读内容用纸笔描绘想象画面,并将其中的优秀绘画作品展示在班级文化墙上;在“唱一唱”环节,笔者让那些具有音乐功底的学生将一些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歌曲演绎出来。在此类活动影响下,学生因为自身才华得以发挥,或因受到教师和同学肯定而生出强烈的自信。在此自信的牵引下,他们势必会在阅读活动中产生巨大的动力,从而在师生共读活动中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2.2创设出思考的环境,增加学生对作者感情的思考
        思考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教学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文章情节的发展方向,想象作者表达的情感,认真分析每一个字词、语句、段落所表达出的深刻含义。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创设出思考的环境,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打开语文阅读教学的窗口,帮助学生找到语文阅读的突破口,使学生认真思考每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意识到文章背后所表现出的哲学思想,了解到教材内容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不断探索出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自我的理解,说出对整篇内容的看法,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和意见,形成创新性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2.3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极富时代感与现代特点的教辅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并让语文教学效果获得了很大提升。对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也要加强信息技术的教学渗透,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优势与作用,让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充分调动,提高阅读能力。例如,在讲授“圆明园毁灭”时,为了深化学生的阅读认知,教师可展示圆明园毁灭的影像片段,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象,然后与学生一同对课文进行阅读探究,引发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思考。这样便能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情怀,促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悟到文章的内涵和主旨。又如,在讲授“月光曲”时,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相应的音频,接着提问:“月光曲是在什么情境下创造的?”“课文主要内容以及主旨思想是什么?”等问题。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并找到相应答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与活跃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师生共读活动不仅能够为教师的阅读教学奠定坚实基础,还能让学生在精彩、热闹的阅读氛围中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阅读潜能,从而不断取得优异的阅读成绩。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师生共读活动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引,使之步入正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学校的期待与家长的信赖,也才能真正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徐焕兰.潜心悦读匠心教法———简述指导农村小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有效途径[J].好家长,2019(23).
        [2]李昱娴.同伴学习现状及其对阅读能力的影响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3]隋金高.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讀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8):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