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3期   作者:蔡善学 叶小溪
[导读] 随着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活动的重心。
        蔡善学   叶小溪
        潜江市渔洋镇小学    湖北省潜江市     43310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活动的重心。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践中。鉴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下,通过信息技术强化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前言
        数学学科是小学教学的基础,小学生刚接触数学知识时,面对抽象、枯燥的数字会感觉很无聊,在解题时习惯用死用公式、生搬硬套,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比较差。对此,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灵活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综合发展奠定基础[1]。
1.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是结合数学学科的特征,培养契合学生个体发展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品质。具体来说数学学科科学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几个方面,其中数学抽象要求学生可以将物体的物理属性去掉,抽象出数学元素;逻辑推理主要是根据事实、命题,按照相应的规则,将命题的其他元素推测出来;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抽象,通过数学语言、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构建相应的模型,从而解决相关问题;直观想象时通过几何直观、空间想象,把握物体的形体、变化,并借助图形解决数学问题;数学运算主要是充分把握数学运算对象,并按照相应的运算规则,解决数学问题;数学分析主要是针对研究对象获取的数据,按照相应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获取相应的知识[2]。数学核心素养的各个要素紧密关联,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视角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抽象素养;同时教师要指引学生用数学思维对生活进行分析,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在实践中教师还需要指引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素养。
2.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理论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很枯燥,学习主动性不强。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展现出来,可以显著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详细讲解数学知识,能让学生深入把握数学知识的内涵,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强化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还能更好的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3]。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会以自身为主体,单方面的给学生讲解知识,在判断学生学习效果时,也是按照学生做题准确率为主,导致学生学习十分被动,学习热情不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改变这种情况,学生会在信息技术下提高自身的自觉性,并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对于学生知识掌握有极大帮助。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能突破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口头讲解的局限,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直观的印象。
3.基于核心素养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
3.1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良好情境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面对理论性比较强的数学知识,难免会感觉学习欲望不强,同时学生在记忆数学原理、数学公式时,习惯于死记硬背,难以灵活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这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会带来不利影响[4]。

对此在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更加形象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可以在情境中更加开心、愉悦的学习数学知识,同时良好的情境能显著降低学生知识学习难度,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知识时,为了引导学生可以更好的把握数学混合运算规则,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景:小红和妈妈去超市,妈妈给了小红100元,小红买了10根铅笔、2个作业本,其中铅笔1元一支,作业本2元一本,剩余的钱小红为妈妈买的东西付账了,妈妈买了2斤西红柿、3斤黄瓜、1斤茄子,其中西红柿、黄瓜、茄子的价格分别是1元一斤、2元一斤、3元一斤,问小红最后能剩下多少钱?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会表现的很积极,会在情景中学会如何利用混合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而学生也会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运算素养,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
3.2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面对重难点会感觉不知所措,学习效果不佳。对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深入的探索。同时对学生来说,只有理解了重难点知识,才能充分把握数学本质,这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有极大帮助[5]。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知识时,在此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素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展示长方体的三维模型,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长方体的六个面,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如何将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求出来,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长方体三维模型可以提出分别求出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然后相加得出。在学生观点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盒,并在制作过程中标记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的位置,以此强化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3.3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思索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也通过问题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的针对性教学提供保障[6]。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阅兵问题”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用信息技术将阅兵的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可以对阅兵产生直观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将阅兵的相关数据展现出来,并给出学生具体的问题:在阅兵过程中,要求每个士兵每分钟走112步,每步为75cm,问士兵平均1步走多少米?假设阅兵区长96m,士兵方队长度是27.9m,问士兵方队需要多长时间通过阅兵区?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数运算素养。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背景,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可以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解题基本原理后,能将数学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思维,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宇.基于核心素养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177.
[2]王惠萍.基于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12):187.
[3]王小英.利用信息技术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03):189.
[4]吴秋霞.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J].新课程,2020(35):154.
[5]熊芬.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华夏教师,2019(32):76-77.
[6]雷晓英,邓德鹏.试论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