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3期   作者:韩跃挺
[导读] 高中阶段是我国重要的教育阶段,在培养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和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韩跃挺
        辽宁省凤城市第一中学 凤城 118100
        摘要:高中阶段是我国重要的教育阶段,在培养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和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高中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很多学生无法通过有效的方式缓解和释放压力,从而造成心理问题。本文通过研究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推动高中体育教学发展方式改革,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高中体育  学生培养  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学生受到家庭、学业、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影响,很多学生出现了焦虑、自卑孤僻、抑郁紧张等消极情绪。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缓解和释放,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不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中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越来越重视。通过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心理健康引导,从而帮助高中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坚强的意识品质,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也要随着教育目标进行创新。
         一、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高中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高中体育教学内容具有体育运动的特点,能够通过竞技和高参与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良好心态。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高中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针对性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树立自信心。
        (二)高中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
        运动项目能够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和思维情绪带来积极的影响。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心跳加快,从而提高身体器官以及神经的活跃性,体育运动刺激学生大脑在运动后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有关研究显示,人心情的好坏与大脑分泌的内啡肽有着直接关系。体育运动使学生内啡肽的分泌增多,而内啡肽素有“快乐激素”之称,能够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指数,从而帮助学生克服抑郁、压力、焦虑等消极情绪。另外,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注意力会自动地集中在体育运动上,从而削弱对产生消极情绪事物的关注,从而实现改善心情的作用。
        (三)高中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
        体育运动是需要合作的集体运动形式,为学生提高交流沟通能力提供条件。高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性的尊重,将更多的体育运动空间留给学生自行处理,从而激发高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利用集体竞技项目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感受集体的力量,并在体育项目的完成过程中体会集体荣誉带给自身的喜悦感和兴奋感,从而改善学生人际关系。
        (四)高中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开发潜能
        体育运动不仅是对学生身体机能的一种锻炼,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能力、全局观念,从而开发出学生的潜能。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智力开发与思维开发,包括通过体育锻炼项目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推断能力等。例如,在足球运动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带球的技术方法,还需要对赛场上的整体情况进行判断,根据观察推断出对方球员进一步的传球意图以及跑动方位等。
        高中体育教师在利用体育教学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高中学生的身体状况、智力状况、心理状况都存在一定差异,这就需要高中体育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潜能挖掘方案,使每个高中学生都能够得到智力的开发与提升,从而使高中学生在遇到生活困惑时能够有成熟的思想和应对方法。


        (五)高中体育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
        高中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过多的呵护中很少遇到挫折,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容易出现恐惧退缩的心理。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害怕挫折的缺点,培养高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设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运动要求,从而使学生逐渐提高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与耐力。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力度
        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中,高中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要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高中体育教育以其运动技能与体育精神的优势,成为开展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高中体育课堂应当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强体育教学环节的心理健康渗透。体育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通过言行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高中体育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根据高中学生的身体特点,运用丰富有趣的体育内容和形式,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热爱体育运动,从而为心理健康渗透奠定基础。例如,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除对体育技能训练外,还可将心理游戏引入体育项目,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分组对抗,在完成体育教师指定体育动作中,还锻炼了防备对抗。这种体育运动与心理强化的结合,能够较好地实现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培养。
        (二)强化对体育教师的心理教育技能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结合是通过体育教师的教学得以实现的,因此,高中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水平,直接影响到高中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引导的效果。学校也应加强对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通过专业、全面的培训途径,使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传统高中体育教学只是对体育教师的体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培养和考核,忽视了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首先,在体育教学专业学生的教育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体育教育人才。其次,高中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可以通过聘请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开办讲座进行专业培训,还需要积极同其他学校进行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相关教育经验,拓宽高中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视野。
        (三)加强高中体育教学的教材建设
        高中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师设计教学内容的关键,目前,很多高中体育教学教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高中体育教材的编写上,需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于高中学生比较喜爱的体育运动内容,如排球、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短跑等项目,高中体育教材可以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增强学生的身心体验。
        (四)优化高中体育教学的硬环境和软实力
        高中体育教学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应重视对体育教学环境的更新与优化,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条件。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场所布局,提供完善的体育锻炼器材,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倾向和环境,不定期更换和维修老旧体育器材,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安全参与体育锻炼;加强体育教学的软环境建设,通过营造和谐、民主的体育氛围,激发高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当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强化自身体育精神。
        三、结论
        高中阶段在知识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积极运用高中体育教育这个重要的环节,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高中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为国家培养可靠、顶用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洁.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阴影[J].田径,2020(06):48-49.
        [2]廖松平.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J].中外企业家,2020(13):200.
        [3]祝颐.大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J].运动精品,2020,39(02):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