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小学生音乐学习动机之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3期   作者:韦甜丽
[导读] 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区,是城市与乡村的纽带
        韦甜丽
        南宁市新际路小学
        摘要: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区,是城市与乡村的纽带。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音乐课是国家全面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修课。在城乡结合部小学校里,音乐课更是以她的独特性、灵活性发挥着育人的功能,进行音乐学习动机的研究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动机的研究同等重要。为促进我校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本文将分析探究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动机,并根据其动机尝试使用完善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生;音乐学习动机;探究
        引言: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一部分学生为本地农村家庭子女,一分部学生为外地随迁子女,他们父母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相对落后,每天疲于奔命维持家庭支出,以至于对孩子的管教方式是丢给老人监管或者是无监管,使得学生的自理能力较低,学习习惯较差。在这样的家庭环境背景下,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也不尽人意,跟城市学校学生的音乐素养还有一定差距。本篇文章首先阐述了城乡结合部小学生音乐学习动机,并以此作为基础、依据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与措施,目的在于更好推动我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提高我校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实现城乡音乐教育的均衡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生音乐学习动机概述
        音乐学习动机产生的两个因素是需要和目标,下文就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城乡结合部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动机:
        (一)审美需要、情感表达
        审美需要和情感表达是人与生俱来的感性需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热爱音乐学习,音乐艺术的根本性质就是美,在进行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自身审美的需要;同时音乐又有着明显的情感特性,能诱发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当学生在聆听或者演唱各种题材音乐的时候,能结合想象或者联系自己的经历进行情感共鸣。比如三年级的歌唱课《放学歌》,歌词描述了小学生上学的情景和高兴的心情,利用了三拍子的节奏,舒展中透着动感,音乐写得很有意境,形象地表现了小学生的喜悦情绪,旋律轻快、优美、动听,贴切地表达了歌词的内容,总之,音乐可以作为学生表达兴趣、愉快、悲伤、希望、需要等情感的表达。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由于长期缺乏家长的高质量陪伴,大多自卑、懒散、任性、害怕吃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而且意志力较薄弱,做事缺乏恒心,害怕交际等等,因此,对自身审美的需要和情感表达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直接动机。
        (二)自尊需要
        自尊需要,这也是音乐学习的动机之一。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音乐成就来提高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也普遍不好,眼界和见识相对较窄,在学业成绩没有什么成就的时候,转而希望通过音乐表现来获得一定的赞赏,甚至一些崇拜,以此来证明自己。所以,音乐老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激励学生积极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将关注个体、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相信在音乐课上,大量的学生都会秉着满腔热情去学习。
        (三)家长态度
        对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家长和一些老师对于音乐学习的认识存在着偏差,以致盲目的跟风让孩子上各种兴趣班,他们认为学习音乐的孩子能俘获大家的喜爱,拥有一项音乐技能那就是未来的大音乐家,受到这样的功利价值观的影响,学生从小就有了成功或者成名的愿望,因此有部分学生的音乐学习是在受家长老师的夸赞下完成的。这个动机在我们看来是来自外部的因素,很不稳定,受夸赞的学生努力掌握歌唱技能、舞蹈技能、器乐演奏,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出其自信心,增强其学习的动力,而没有得到赞赏的学生,他的学习主动性就相对较差,甚至放弃音乐学习,由此可以看出,家长态度也是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
   (四)交往需要
        不管是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还是城市学校的小学生,他们都处于刚刚进入群体生活的阶段,生活在固定的社会群体中,除了亲人便也只是学校中的政治班级,接触的都是固定的大人和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发展需求,他们希望参加类似合唱团、舞蹈团等音乐学习社团,认识更多的同伴,增加其交往范围,开拓其眼界,由此也可以看出,交往需要也是音乐学习的动力之一。
        二、城乡结合部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一)与学校对话,让学生走进音乐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要从上到下提高认识,从校长到各学科教师,加大以美育人的知识培训,做到美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达到全员美育,只有这样,美育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其作用,重视美育便是重视音乐教育。


        学校还要创设足够丰富的音乐环境,让校园每个角落都有音乐的熏陶,这一点可以充分发挥广播站和各时段铃声的作用,选择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和爱好的乐曲在特定的时间段播放,比如国庆节时,可以播放《爱我中华》、《我们美丽的祖国》等歌曲,让学生在高亢激昂的歌声中感受着祖国蒸蒸日上的发展形势和繁荣昌盛的景致,从而坚定自己努力学习的信心。此外,课外音乐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好时机,学校要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在每年艺术节的基础上增加歌咏比赛、校园歌曲创作、集体舞展示、名曲欣赏、音乐会听赏等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激发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越快的音乐环境当中找到学习之外的乐趣,燃起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
        (二)与教师对话,让学生亲近音乐教师
        作为美的传播者,情感的传递者,音乐教师的个人魅力、价值观和上课风格等,会直接感染学生,甚至影响学生。音乐教师除了要在专业技能上做到精益求精,用精湛的知识技能让学生折服,让学生佩服和尊敬,还要真正懂得音乐课的育人功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努力以自己美好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和歌声打造美妙的音乐课堂,要用音乐独有的魅力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感染和陶冶学生,从而达到对音乐教育充满信心,并能很好的付诸实施,最后还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的音乐教师,相信所有学生都喜欢去上他的课。
        (三)与课堂对话,让学生走进音乐课堂让音乐走近农村学生的心
        现阶段,音乐课堂大多停留在聆听歌曲→教唱→拓展→小结这样固定的赛课式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过于固定、单调、流程化,很快会被城乡结合部的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听不想听,唱不会唱,拓展只是走流程,最后本应美妙的音乐课,变成师生之间灌输和排斥的尴尬局面,而想要打破这种局面就得重点分析学生,通过筛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等手段让学生带着兴趣重新回归音乐课堂,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将流行音乐带入课堂。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大多只是将听歌、唱歌作为一个兴趣爱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歌星,对于他们偶像所唱的歌也会有很大的兴趣,所以歌唱课除了学习教材上的经典曲目之外,还要适当引入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流行音乐、诗词音乐,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强其音乐学习的动机。
        2.将趣味歌唱带入课堂。要改变以往重复单一、枯燥模仿的歌唱方式,应将歌唱教学变得情趣化,让单调变为丰富多变,让刻板变为生动活泼,让机械变为愉快灵活,让形象性、趣味性、愉快性等一系列原则在歌唱教学中体现,这样便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感,使学生对歌唱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变“要他唱”为“他要唱”, 变“唱得多”为“唱得好”,变“苦学”为“乐学”。
        3.将舞蹈带入课堂。音乐的节奏、旋律和人体肢体律动有着内在的联系,这说明音乐和舞蹈是分不开的,而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音乐课当中,我们要善于把舞蹈和音乐结合起来,这样能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授《金孔雀轻轻跳》时,教师可以在优美的旋律中翩翩起舞,用简洁柔美的动作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傣族人民的热情和歌曲情绪,最后让学生参与或者创编舞蹈。
        4.将器乐带入课堂。教育部关于改进美育教育的工作方案中指出,每位学生至少应学会演奏一种乐器,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对于乐器的好奇心还是很强的,他们都有学乐器的愿望,因为他们希望在乐器演奏中去得到自我表现,以此引起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关注和赞扬,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把打击乐器,或者口琴、口风琴、竖笛等乐器带入音乐课堂,是非常有必要且可行的,通过乐器教学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农村学生的心灵——农村小学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让乐走进 (四)建立完善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多方位评价学生
        为更好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音乐课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学校音乐课应该增加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建立学生音乐档案等评价方式,多方位评价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该更具艺术化,以激发和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为主,此外,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后音乐实践活动,全员积极参与的艺术性活动,比如在艺术节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合唱节、器乐节、舞蹈节等活动,创造浓厚的校园音乐氛围,从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动机,坚定学习的信心,推动城乡结合部小学生音乐学习的效率与品质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城乡结合部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重点分析、探究学生音乐学习动机,以点带面聚焦音乐学习策略与方法,通过学校、教师、课堂、评价体系等渠道挖掘养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从而推动城乡结合部小学音乐教育的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背景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页.
        [2]黄庆茜.让学生爱上音乐课 —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美育美学研究.2013年.第28期.
        [3]龙姗.小学生音乐学习动机与音乐学业情绪的关系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9月.
        [4]陈庆华、刘莉、韦立君.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研究[C] .安徽基础教育研.2017年第2期.
        [5]孙霁.音乐课外活动对促进小学生学习动机与社交能力发展的研究 —以树勋小学音乐课外活动为个案.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