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咪娜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育事业中,信息化教学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了高等教育热门的教学方式之一,是高校教师课堂教学中采取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一些新兴的专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信息化教学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了。然而,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本文将针对现阶段艺术设计类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为艺术信息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教育方式;学生创新能力;校企合作;
近年来,艺术设计类专业专业蓬勃发展,很多高校根据就业市场需要和自身师资的设置,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越来越趋于完善。当前这个专业就业市场前景较好,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设计紧扣市场需要。但随着教学任务的深入,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涉及教育方式方法、教学内容、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问题。
1.教育方式不够合理
高校是培养从事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和精英的摇篮,把一批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输送到市场,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帮助。眼下,传统的教学形式无法进行深度分享和传播,原因在于非信息化课堂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信息化课堂上大多采用的是人工操作,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数字信息化。而且教学载体受到教学环境等的限制,无法快速实现设计思维的过程和原型。此外,课堂教学模式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类似,教师以口耳传授知识的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单向的,师生在课堂上无法双向交流,教师无法及时得到学生的学情,学生也知识被动的在学习。这些原因都会影响课堂质量与教学效果。
2.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课堂质量的评价标准之一也脱离不开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角色有其特殊性,它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教育的被服务对象,学校和教师都是在为学生服务,并始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但创新能力是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核心竞争力,在新形态的教学模式下,由学校和企业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模拟真实市场环境、优化教学内容和提供可实践的平台。而在传统的教学中,这三者的配合程度不高,多数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不够,离开了学校、教师的有规划、有阶梯的培养,很难自我完成相关能力的习得。学校传授的知识具有针对性,但同时知识面很窄,学生思维的拓展需要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但良好的教学生态发展,应注重学生关注的兴趣范围、教师相关平台的资源扩展、校企两方资源的有效共享,形成综合、全面、高效、便捷的信息交互平台。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影响下,学生在固定的课堂上的学习中的创意有的时候被模式化了,我们需掌握时下先进的科技,站在学生的受益为立足点,将传统课题有效的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让教学课堂与学生需求相结合,让学生从被动吸收知识,到主动去扩展知识点,让学校的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意识的培养有所改变。
3.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校企合作是学生走向市场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学生从课堂走向市场的沟通桥梁。学校与企业在经营对象、受众群体、自身发展的区别,在教育资源、市场资讯、信息化技术手段、大数据、人工智能、教育传播载体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新型的人工智能教学形式能够改变艺术设计教学的载体和传播途径,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习能够检验课堂所学,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还可以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将优质艺术设计教育品牌通过研发、分析、创新实现教育项目的市场化、增值化、品牌化。
从目前高校信息化现状来看,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在数字信息化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匹配与衔接的问题,学校所学与市场所需之间还存了一定的差距,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并且从艺术设计专业的角度出发,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将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创造出社会市场经济价值,形成产教合作的教学模式。
4.学生重专业,轻文化素养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授课、学生学习都会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在文化学习与专业学习的重视程上有倾斜,他们比较重视专业的学习,而对文化知识的学习重视程度相对低点。艺术设计类专业专业的学习是一类操作性较强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操作,再加上学生出去实习或是将来就业主要靠的他们的专业能力,市场对他们的能力评价主要靠的是核心竞争能力,专业能力。然而,文化素养、艺术审美在学生的专业习得和创新上是十分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创作作品主题表达,作品呈现,如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审美,是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设计作品。
5.教师的艺术素养与艺术设计类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高等教育与其他中职教育、基础教学等教学阶段不同,除了老师能够站在学科发展的立场上,为学生掌握科学最新动态,习得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自主的挖掘专业知识,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创新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随着专业知识的扩展,也需要老师通过自身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升个人艺术素养及设计水准,从而更好指引该专业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在目前的教学环境来看,教师并不单纯的从事教学工作,在岗位上的教学考核、行政工作、科研对从事第一线教学的教师来说都是几座“大山”。都是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掌握其自身发展规律,对设计规律和设计审美的不断掌握和提升,在这样的专业素养下,在学生对各种设计元素的应用,才能包容学生的设计创意,鼓励、尊重学生的成长个性,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真正实现全方位素养的培养目标。此外,在具体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对师资力量应该采取一种包容与实用的态度,一切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设计素养与审美理念为核心,通过邀请具有相关设计经验的校外力量参与其中,充实教学力量。
6.对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定位不准
艺术设计类专业属于应用艺术学科范畴,讲求的实用性,职院校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专业培养的是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有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有些许延迟,与市场需求时效性有待提高,艺术设计与教育技术缺乏延展性。艺术设计类专业专业培养的目标从事艺术类相关的艺术设计、艺术教育等方面工作,信息化技术是能有效支撑专业建设和发展。只有在对专业的定位准确,才能有效的开展系统教学和有计划的培养,向行业企业输入有能力、有想法的接班人,将专业的发展和创新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因此,不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专业的重视程度比较高。相对而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学生认为文化知识在获得之后还是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来检验所学,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够边学习专业知识,又巩固文化知识,因此他们就会重专业,轻文化。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知注重专业学习,轻文化学习将不会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无法提高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与成长,也不利于他们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因此,艺术设计类专业专业中存在的这个问题也不能够被忽视。
参考文献:
[1] 唐艺萍. 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方式改革探究[J].科教导刊(中月询),2018(11):50-51.
[2]赵仕奇,杨艳石.艺术设计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2(17).
[3]梁保明.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研究[J].大观.2020.02.10.
[4]胡克.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师.2021.01.05
[5]孙媛媛.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风.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