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丽钦
福清市玉屏中心小学350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这就要求教育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以培养出更多的后备力量。而小学语文在各个学科学段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语言文字,其不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标准不仅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字词等基础知识,还在于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多大的进步。本文从构建良好学习环境,推动各个能力融合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三个方面对该领域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生;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近些年来,核心素养概念受到了广泛关注。经过教育界的长期研究实践,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学生想要实现个人发展和推动社会发展所必备的能力素养。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学科的教学工作都要瞄准核心素养,因为任何学科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推动学生的发展,都应该在核心素养领域体现出效果。具体到小学语文学科,关键就在于学生语言思维能力上的进步。思维指导行动,代表着一个人的认知,思维能力存在问题,发展必然受到阻碍。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对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找到合适的策略。
一、构建良好学习环境
小学生年龄还小,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阅读或写作等,对环境又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比如外界的环境较为嘈杂,小学生在阅读时的注意力就可能分散,没办法进行深入且持续的思维活动。这影响到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效果,还不利于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构建起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教师既要注意教学时的态度与言行,又要在必要的时候对教室环境进行一定的改造,还要适时与学生家长沟通,请求家长在家中为学生布置适合语文学习的环境。
例如,在学习《落花生》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常见植物的图片张贴在教室里,比如苹果、梨、西红柿还有本篇课文的“主角”花生等。在讲解课文主旨的时候,引导学生去对比观察这些植物,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教室本身能够成为一个吸引小学生认真思考的环境,使得小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到课文上。在小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时,教师则要有比较宽容的态度,允许学生去“试错”,去提出与一般理解所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范围与深度。
二、推动各个能力融合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必须将学生的能力全面培养起来,实现各方面能力的融合。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畅通无阻,找到用武之地。比如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融合,可以使得学生将阅读方面的思维收获运用到写作上去,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过去那种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区隔较为明显的传统教学理念及策略必须尽快转变。这不仅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对小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是一种新的认知形成途径,一定会有些不适应。教师要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
例如,针对《将相和》这篇课文,教师可以组织一堂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首先让学生自行通读课文,随后组织大家交流讨论课文的主旨和自身的感受。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对课文内容进行一定的改编然后表演出来。最后则可以让大家从本节课的收获出发写一篇小短文,既可以是与课文主题类似的一个自己经历过的小故事,也可以是抒发本节课的学习感受,甚至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一份意见书。在这节课上,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思维能力会有明显的提升。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众所周知,语言文字运用的集大成者是各种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文学艺术作品不仅是作者理性思维的成果,还融合了作者的感性思维,反映着作者的某种浓厚情怀。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从自己的理性和感性出发进行自主的深入探究,而只是从技术层面去分析各种基本的语文知识,是无法拉近学生与这些作品之间的距离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会留下短板。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外,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去自主探索语言文字的世界,借此来推动其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进步。
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组成读书小组,共同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交给学生几种有趣且有效的合作阅读方法。比如一些单元结构特征比较明显的课外书,可以每个人阅读一部分,然后大家彼此交流分享;一些画面感很强的课外书,则可以推荐学生将其中的情节表演出来,去感受人物在书中的体会以及故事本身想要带给读者的那种感觉,实现与作者的共情与深入理解。总之,只要教师能够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加强对学生探究的指导,一定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学科之一。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实现这种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途径。希望大家都能够对此提起充分的重视,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找到适合小学生的教学策略,开创出全新的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蒋秀云.小学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3):53-58.
[2]许红琴.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1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