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3期   作者:周博
[导读] 目前,农村小学生厌学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周博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安边小学(陕西 榆林)718605
        摘要:目前,农村小学生厌学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厌学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与控制,将会对其他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小学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的厌学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根据成因采取相应的策略,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克服厌学情绪,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小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轻松愉快地学习。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厌学原因;对策
引言
        “厌学”在《教育大辞典》的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持有的一种消极心理,具体表现为学生厌烦学习,反感老师,抵触家长,对学习不感兴趣,迫于家庭或外界压力而读书,被动学习,造成学习状态不良,学习效率低下,对学习产生厌恶反感的情绪,上课心不在焉,严重还会出现装病、找借口逃学或旷课、退学、离家出走等行为。国内有学者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地区的厌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厌学检出率最低的为22.1%,高的达到42.7%,虽然方法上有偏差,但客观上表明了厌学现象的普遍与严重,成为困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大难题。
一、导致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层面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拜金主义”冲击着人们的思想,社会上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在农村,一部分人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却赚了很多钱,这种负面影响对小学生的危害相当大。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萌芽时期,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不能够明辨是非,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就会产生厌学心理。
        (二)教学模式僵化,教学评价体系落后
        在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数学等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教学思维,在教学时过于重视自身对于所教学知识的讲解和分析,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需要缺乏深入了解,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只是单纯地、机械地重复教材上的理论文字,教学手段过于陈旧而缺乏创新,从而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沉闷乏味,使得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缺乏兴趣,难以集中精力思考和理解问题,及时掌握知识,导致学生学习效能低下,产生厌学心理。同时,过于落后的教学评价体系也是影响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以往的小学教学评价体系当中,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学校往往习惯于观察当前班级的考试成绩情况。这种以应试能力为重心的考核标准,往往忽略了日常表现良好但学习成绩暂不理想的学生,使得他们得不到及时地表扬和鼓励,进而产生厌学弃学的心理。
        (三)家庭层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教育、成长。在实际当中,大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自己又不会教育孩子,孩子达不到他们要求,就严厉惩罚,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另外,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热潮的兴起,大多父母纷纷抛下子女外出打工,把教育孩子的义务转嫁到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祖父祖母身上,迫使他们成了当今农村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监管和教育,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此外,近年来农村地区游手好闲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四处宣传“学习无用论”,以享受国家农村五保和低保为荣,严重影响学生的思想,使得学生没有建立正确的三观。
        (三)学生层面
        1.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目标
        有些学生在学校学习态度极不端正,错误地把学习当作是完成教师和家长交给的任务,缺乏学习动力,不好好学习,甚至不愿意学习。
        2.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有些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又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没有恒心,不能持之以恒,时而紧,时而松。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3.学习能力欠缺,自制力差
        有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不能很好地将所学内容与已学知识联系起来,课堂中参与学习活动能力欠缺,并且容易受到外部消极因素的影响,不肯在学习上下功夫,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自然会产生厌学情绪。
二、农村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向上意识
        一些小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经常受到来自教师的责备、家长的批评及同学的冷落,挫败感强,缺乏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会产生悲观情绪,将学习视作洪水猛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对此,教育者应该转变观念,相信每个学生最初进学校时都想要成为好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从多方面去评价学生,让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有多个来源,不要简单地只用学习成绩的好坏对学生进行评价,哪怕是学生考了班级最后一名,也要让他感受到除成绩外,他还有其他优势,例如爱劳动、唱歌好、人际关系不错等,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意识。总之,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不要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因为考试没考好、成绩落后就整个坍塌。对于已经习得性无助的后进生,教师要因材施教,适当降低要求,根据学生的情况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协助其一步一步体验成功。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转变认知,对未来抱有合理的期待,提高其学习动机水平。
        (二)加大社会宣传,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
        政府要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掀起全民学习的热潮,形成乐于学习、共同学习的好风尚。只有在这种氛围下,中小学生才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远离厌学情绪的干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三)更新教师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摒弃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不断变换教学模式,善于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一种常新的感觉,从而保持良好的学习劲头。另外,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适时恰当地表扬学生,让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布置,因材施教,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四)家庭教育要科学合理化,关注小学生心理成长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家长应主动提升自身家庭教育能力。虽然目前许多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可以借助网络、报刊等多种渠道进行学习,提升自身教育孩子的能力,也可以多与教师沟通,共同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方法。(2)加强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农村家长应该抽出更多时间与孩子沟通,关注、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和三观形成过程,以及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以朋友的身份建立充分信任的亲子关系。农村留守儿童依然存在,留守儿童的父母更应该注重这一点。(3)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父母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也尽量不要将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给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结束语
        农村小学生的厌学,既有家庭教育因素、也有社会环境因素、更有学校教育的因素,也与孩子的性格和和自控能力密切相关。只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积极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及全方位对这些孩子的关爱,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增强学习的信心,就会改变学生厌学的状态,达到乐学。
参考文献
[1]王志才.乡土文化视域下农村中小学生厌学现象的探究[J].大众文艺,2019(17):250-251.
[2]欧健芬.探究农村小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对策[C]..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51-353.
[3]鲁宇歆.农村小学生厌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8.
[4]姜政敏.农村小学生厌学的成因与对策探究[J].郑州师范教育,2018,7(05):32-37.
[5]刘泽佳.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的调查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