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姜薇
[导读] 综合性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深厚的艺术素养及丰富的灵魂
        姜薇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团林镇中心小学 吉林 通化 135124
        
        摘要:综合性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深厚的艺术素养及丰富的灵魂,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既能够陶冶学生情操,缓解其学习压力,还能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天赋,为将来走向音乐道路奠定基础,可见,音乐教育是小学阶段充分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传统教学中对音乐教学比较忽视,而且现代应试体制也没有将音乐知识纳入其中,因此,多数学校及教师对音乐教学观念的转变比较缓慢,导致小学生对音乐缺乏兴趣,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本文研究了在音乐教育中,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及教学形势,迎合小学生性格特点及成长需求开展教学工作,以实现对小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兴趣;激发;培养
        
        
        前言:音乐是一门意识类的学科,让学生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参与到音乐课堂中,一方面,能够快速地营造出积极的课堂学习状态,加深学生对所学的音乐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与音乐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构建。另一方面,能够带给学生启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并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由此可见,对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1影响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较为薄弱,学习经验不足,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这一时期能够影响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的因素较多,经过分析与整合,以下将对教育观念、学习主体、课堂气氛几个方面对此展开研究:
        1.1教育观念
        教学观念在教师的教育工作中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地关系着教师的专业素质。虽然在素质教育的深化下,越来越多的教师的教学思想得到了提升,但就实际调查结果显示,仍有部分教师固执己见,对新鲜事物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沿用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且不符合学生当下的实际情况的教学观念,导致教师的专业素质直线下降,不仅无法为学生呈现出优质的音乐课堂教学,还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1.2学习主体
        学生是教育的主要力量,在课堂中应当占据主体位置,但在现实的小学音乐课堂中,部分教师依然习惯性地占据了课堂的主体位置,以自己的主观想法作为唯一的参考,过度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导致学生鲜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自主意识的构建,长此以往,学生间会对教师产生巨大的依赖心理,在面对学习中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答问题,而是向教师寻求帮助,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1.3课堂气氛
        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形式,同时也是对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的主要因素,但由于教师的创新意识薄弱,在音乐教学方案设计上的缺陷,呈现出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课堂教学氛围低沉,致使学生的注意力无法保持长时间的集中,时常出现知识点漏听的情况,大大地削弱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2激发和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2.1转换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音乐教学这种艺术审美范畴的学科而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促进教学发展,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而培养兴趣的第一步,往往是创造学生与该学科的关联性。原本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站在教学主导地位的知识灌输者,其教学的展开即是对学生(受众)自上至下的知识倾倒,而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其主观的意识基本是被忽略的,这一过程扼杀了教学与教学主体的关联性,是学生学习兴趣养成的最大阻碍。

如今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重视,其学习的主观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占据着愈加重要的位置,因而教学中应转换教师的主导地位为辅助地位,将学生重归至教学的主体,以更多的交流和展开活动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才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关键。
        2.2多媒体的运用
        音乐教学在小学中的展开目的是奠定小学生的乐理基础、创建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为提升其综合素养所进行的小学生美好感情体悟的熏陶,而非是歌唱技巧的掌握与未经深入了解的各种知名曲目的练习。因而教师要摒弃原来的促进歌唱与演奏技巧提升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加强提高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和在音乐中深化情感的能力的培养手段。随着科技发展至今,多媒体教学的丰富和多元已经可以从多角度满足提升学生音乐审美需求,然而教师在将多媒体融入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灵活的运用加以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不可停留在图片与音频的运用上应付了事,许多教学与演奏视频、模拟乐器的软件和平台的也可为学生带来更多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2.3营造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一改传统、死板的课堂形式,在学生的情感带动和教学内容与情感的融会贯通中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使得学生将自身融入教学内容中,促进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的同时实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完善了教学成果,从而为学生在学习兴趣的良性培养中奠定了基础。小学的音乐教学本身就强调情境的体会和融入,因此情境教学的方法对其可谓是再适用不过。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将教学内容的情境构造出来。如对《玩具兵进行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胡桃夹子》中的动画片段在课堂中播放并进行讲解,之后再通过教师对该音乐的演奏或播放使得学生们的兴趣得到激发,并沉浸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
        2.4合作性学习,促进学生交流
        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情感都还在发展阶段,对音乐的欣赏一般停留在好听、难听的阶段,对深入的探讨音乐知识没有多大兴趣。但是,音乐教学除了满足小学生的视听,还需要传授给小学生基础的音乐知识并让他们掌握,小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难度。因此,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听音乐的同时还喜欢学音乐,才能有效传播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年来的教学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方式,合作学习将小学生归入到一个小团体中,团队中的小伙伴相互发表意见,促进了小学生间的交流,拓展思维,并利用小学生爱表现自己这一性格特点,激发了小学生参与积极性。比如,每节课的“编创与活动”环节,考察的就是小学生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适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能带给人情感上的启发,促进人们创造能力的生成,对于处在启蒙阶段的小学生而言,音乐教育的开展对其身心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新教改的实施还处在初始阶段,很多现实中的问题逐渐在教学实践中突显出来。要想全面提升音乐在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渗透,还需要音乐教师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情境等角度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通过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提升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瑞兰.浅谈音乐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3):60-61.
        [2]管秀秀.兴在趣方逸,欢馀情未终——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戏剧之家,2020(19):103.
        [3]周姝贝.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北方音乐,2020(08):220-221.
        [4]朱晓菲,李博.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探究[J].北方文学,2018(30).
        [5]樊子漩.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9,(23).210,213.
        [6]陈鑫莹.小学音乐教育主题资源库的建设与运用[J].北方音乐,2019,(24).173-174.
        [7]齐硕.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速读(上旬),2018,000(004):200.
        [8]袁蓉.如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5):259-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