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诚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266404
摘要:机械制造技术作为一种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基础课程,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加以丰富,突出其专业性、综合性及实践性。本文结合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实际,探讨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我们认识到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的关键是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要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必须掌握良好的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机械制造技术学课程是为我国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机械制造人才的核心课程。
1《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主干课,这门课主要研究从毛坯材料到加工出合格产品的整个机械制造过程的课程,它通过对机械加工方法、金属切削原理、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等的介绍和实践,使学生们获得机械制造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们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和理解的初步能力,为学生后来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从事机械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知识量大,涉及的内容多,但一般高校机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称)专业《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安排仅60课时(含实验),时间少、任务重。要使学生在如此少的课时中真正掌握机械制造的相关知识,一定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巧妙应用。
2教学方法研究
《机械制造技术》教学内容多,属于综合性理论和实践课程。而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具有针对性,在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师多数是删繁就简。针对其学习能力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改革。而常规的教学方式如下。
2.1启发式教学
先设疑,再释疑。疑问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上课伊始,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以引发学生兴趣并激起学生的疑问,以及努力释疑的心理状态。如在讲授“公差与配合”这一章节时,拿一对轴与轴套,让学生观察两个零件装配在一起的情况,然后提出问题:“如何保证生产出的成千上万根轴和轴套都能良好地配合在一起?”“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控制?”以此来吸引学生,使他们带着疑问听课,最后找到答案。
2.2学导式教学
选择学生较熟悉的章节安排自学,再由教师解疑、辅导,提出重点,然后随机地挑选几个学生当“老师”给大家讲课,最后由任课教师做补充并总结。
在学习“车削加工”这一节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历了两次金工实习,对车削加工有一定的认识,且实际操作过,就安排了一次学导式教学,效果良好。
2.3假想情境式教学
在课堂上描述一个特定的环境,让学生假想置身于其中,亲身体验、观察并思考,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如:在讲授“Fe-Fe3C平衡图”的一次课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平衡图的点、线、区理解困难,反复讲解几次都没多大进展,就试着按座位把全班分成六个实验小组,让学生假想在一个实验室内,每个小组负责一种含碳量的铁碳合金试样,假想将试样加热熔化,然后让它缓慢冷却,通过仪器观察它的组织及形态变化,并记录下每次组织和形态发生改变时的温度,最后把六个小组的纪录进行汇总,绘制出一张Fe-Fe3C平衡图。通过这种假想的情境来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平衡图上的点、线、区的含义和作用,从而为学习其他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及举例
3.1保证重点教学法
由于《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时间短,而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又较多,因此一定要抓紧时间进行教学,在教授这门课程之前一定要把每节课的重点一一列出,在讲授时先把重点讲出,然后再讲课程的其他内容讲出,如果时间不够则重点已讲出,其他未讲出的辅助知识可让学生可下学习即可,这样课堂教学的目的已达到,学生重点已接受,学生已将课程的主要内容融会贯通。保重教学重点是各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重中之重。
3.2充分利用电化教学
电化教学是现在教学方式的一种发展趋势,是现在高校教师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这种主要的教学手段更直观,更节省教学时间,对《机械制造技术》这门知识多、任务重,抽象的课程是非常适用的。现在普遍运用的电化教学方式包括幻灯、电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传授等。
3.3适时采用现场教学方式
现场教学是在事物所在的场地进行教学,这种方式是由于所要教授的事物比较大或者东西难以搬运,需要现场指导,因此需要现场指导。这种教学方式费时费力,虽然教学效果好,但这对紧张的课时来说是不合适的,因此对《机械制造技术》来说,尽量少用现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以免所要求教授的教学内容教授不完。
3.4项目化作业
项目化作业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状态转化为信息搜集、加工和知识自主重构的主体,上课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重构过程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激发学习者的创造性。教师在每次上课后布置作业,这些作业需要教师在上课前思索好,准备好。这些作业需要各个小组学生拿出自己设计建构的工艺方案,每位学生都可以各抒己见,不断交流并在课堂下准备好,最后由老师可以时间点评给分。这种教学方法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节省了教学时间,加深了学生们的知识印象。
3.5研究型兴趣小组建设
研究型兴趣小组的建设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根据学生对于《机械制造技术》兴趣所在,将不同兴趣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在一定的时间段写出各自的研究报告。这是一种督促学生学习的方法,但实际上这种方法的效果对现在的学生可能是收效甚微的。
3.6各门课程协调教学法
各门专业的必修课一般是《机械制图》在先,然后《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等,然后是《机械制造技术》,最后是《模具制造工艺》、《流体传动技术》等,在讲授《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时授课教师注意在讲授课程时注意将涉及到《机械制造技术》的相关内容先作铺垫或先作首次讲授,减少后续《机械制造技术》的任务量,因此,通过各门课程的协调可以大大较少该门课程的任务量或理解深度。
3.7自身素质提升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不仅要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及无私的奉献精神,还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下车间实习,多走出学校进行培训,不断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
4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对学生的创新性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既要充分考虑学科的基本特点,又要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总结了四种较为有效的机械制造技术教学方法,希望给具体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民,朱春梅,祁志生,李天剑,李启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系列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03):182-184
[2]张正,毕仁贵.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建设及实践探析[J]高教论坛,2018(03):1118-1121
[3]谢云峰,林远艳.高职数控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3):91-92+95.
[4]孙健峰, 杨洲, 王慰祖.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思考[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 8(4):78-80.
[5]吴爱华, 侯永峰, 杨秋波,等. 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