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助力乡村学校教育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王云飞
[导读] 实现乡村振兴,基础在教育
        王云飞
        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西陵小学湖北省443600
        摘要:实现乡村振兴,基础在教育。由于教育资源的自然选择,乡村人口的流失以及地域条件的限制等多种原因。目前,乡村学校教育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现今,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乡村学校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当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传统课堂随之变革。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多种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趋利避害,通过加强校园信息化环境和数据库建设,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入融合最终促进乡村学校教育发展,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学;乡村学校教育;发展对策
一、振兴乡村学校教育的重大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基础还在教育。由于教育资源的自然选择,乡村人口的流失以及地域条件的限制等多种原因。目前,乡村学校教育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所以改善乡村学校教育资源薄弱情况,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素养,促进乡村学校教育发展,保障学生享有有质量的教育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步骤。
二、乡村学校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下学生的大量流失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的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城市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资水平。这一系列因素促使大部分年轻人口向城市迁移,学龄阶段学生也随父母迁移到外地就学,乡村学校的学生数量日益减少。以我工作的学校为例,六个年级六个班,其中四个班级学生数量在二十左右,一个班级只有十四名学生。尽管乡村学校和老师采取多种措施挽留生源但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少部分仍留在乡村的年轻人口,在乡村低工作机会和低工资水平的压力下也在努力找准机会向城市迁移。学生数量的流失并不会改变而会一直持续。
(二)教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参差不齐
        乡村教师队伍在组成结构和年龄层次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结构上,乡村教师队伍主要由民办教师转正的教师、参加“三支一扶”后留在学校任教的大学生还有县级公开招录的教师构成。年龄分布上,老年教师更多的集中于教学点,而年轻教师多集中于村小。剩下的中青年教师以及骨干教师,更多的集中于乡镇初中、小学以及乡镇幼儿园。
        乡村教师队伍的这种结构特点和年龄分布特点使乡村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教师素质和业务能力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 同时乡村优质资源配置显著不足,乡村教师这一岗位并不具备明显的吸引力,部分教师对自身并没有给予过高的要求。所以学科视野狭窄,知识结构不完善,自身要求不高的情况在乡村教师队伍里非常普遍,这极大的影响了乡村教师团队的整体素养。
(三)大量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
        年轻人口外出务工使乡村拥有大量留守儿童。部分乡村学校留守儿童数量占比达30%以上。父母外出后,孩子交由其他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照顾。偏僻乡村的老人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精力也有限,仅能勉力照顾学生的温饱问题,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他们来说的确力不从心。家庭教育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在生活上缺乏应有的关心和照顾。在心理上缺乏及时的疏导和指引。这些缺失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可见的和隐藏的不良影响。
(四)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在父母的呵护和指导下成长,寄宿生却需要独自面对他所面临的一切。这些学生整整五天或是十天见不到自己的家长,虽然老师也会给他们关爱,但这和父母仅对自己孩子的细致呵护有着本质的区别。特别是低年级寄宿生,他们无法自己照顾好自己,经常弄得蓬头垢面或是常常生病有的还会遭受校园霸凌。当他们习惯了将所有情绪自我消化后,看起来似乎比同龄学生要成熟和坚强,实则他们的内心已经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三、现代教育技术为学校教育带来多种变革
        多种因素造成了乡村学校发展的各种问题,但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乡村学校发展带来了新机遇。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通过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7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党和政府多项扶持教育发展,促进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政策下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助力乡村学校教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信息共享,海量资源促交流
        教育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研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不再限定在学校内部或是为数不多的培训会议。利用互联网,我们可以与全国不同地区的教师和专家建立联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协作让优质教育资源不断被发掘和共享。先进的教育理念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到任何一所偏远的乡村学校,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可以在大范围内被讨论研究并执行,出现的教育问题可以被集中讨论并思考对策。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产生者,是教育问题的提出者,是教育难题的解决者。优秀的课件、教案、课堂实录、教研会议视频形成了庞大的资源库。教师利用这些资源拓宽视角,自我提升的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体验。


(二)多样交互,让传统课堂更有趣
        目前,乡村学校的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可以联网的电子白板,对应的教学软件,并对教师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教师的教学不再限于说教而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和使用技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达到学习目标。这样的变革不仅限于通过视听体验和交互方式的丰富让课堂内容和形式变得多彩,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变革。比如,“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人人通”学习新方式。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对学生学习状况实时收集、实时反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生的探索过程。”[2]
(三)平台加持,个性化导学促探索
        多样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自学机会。学生既可以借助练习和知识点归纳对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反思,并据此整理和延伸,又可以利用课前导学等功能对新知识展开先行了解和探索。不同类型的导学以及练习可以锻炼学生的不同能力。基础巩固为学生查漏补缺,助学生稳扎稳打的走好每一步。拓展应用和知识迁移为学生主动探索增加助力和动力。另外,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利用多种数字化学习设备和资源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帮助学生展示复杂概念和内容;激发学生以多种角度思考某些观点。在学生完成学习之后,平台能通过学生的操作分析学生的兴趣和成就,了解学生具体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细致和全面的评价。基于多样和完备的导学、学习、评价以及巩固功能,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家校携手,弥补缺失的家庭教育
        乡村学校教育的短板——家庭教育缺失,在现在教育技术支持下得以逐渐弥补。学生的学习过程家长可以全程查看,学习评价家长可以帮助分析,学习活动家长可以一起参与。成就一起分享,问题协助解决。学生的困惑与成长都能被关注,面对困难时不再是孤军奋战,面对成就时不再是独自欢喜。父母越来越多的参与,让留守儿童体验到了被关注被关爱的快乐,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随之减少,学习积极性逐渐提高,与普通家庭的学生各项差异日益减少。学生独自留守但不缺少陪伴,父母远在他乡也能陪伴成长。
四、新环境下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发展
(一)加强校园信息化环境和数据库建设
        目前,全面覆盖乡村中小学的网络已经建立,无线网络也能覆盖到整个校园,覆盖率基本能满足办公需求。不过,乡村学校的网速则存在很大问题,用网人数稍多就会出现卡顿,非常影响办公和上课效果。同时学校在网络安全维护这块一般由信息教师兼任,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学校信息化设备配置方面基本实现了每个教室一台电子白板,每个教师一台电脑。但学生没有接收的终端设备,若要推行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难度较大。所以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保障。
(二)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提升教师能力方面,教育相关部门应多组织教育信息化培训和教育信息技术相关比赛、评比等活动。教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向导、促进者和激励者,应当积极参与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微课制作、信息化教学设计等活动,不断学习,积极思考,以提升自我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同样需要培养信息化学习能力,将注意力从各类网络游戏转移到网络学习上来。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和评价。校级领导需要与教师多沟通多研讨,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创新方面的影响,逐步了解、尝试、推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模式。
(三)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入融合
        “‘融合’并非指用技术去强化或辅助传统教学,而是用技术去创新教学、引领教育体系变革。”[2]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不是简单地利用设备辅助备课和展现内容,更重要的是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教学需求和信息化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尝试不同的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生生间多位互动,开展有意义的学习。
(四)联合家庭力量,共同助力学生成长
        学校从来都不是学生教育的唯一承担者,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甚至更深更远。利用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可以更好的联合家庭力量助力学生成长。这种改变在留守儿童居多的乡村学校更为明显。学校可以与家长分享学生的生活学习动态,使家长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家长也可以观察和参与学校的教学和各项活动,支持教师更好的展开教学。家长与学生之间可以共同分享动态,完成任务和解决困难。这种联合既是对学校教育的强化也是对家庭教育的支持,最终是让我们使学生更好的成长这一目标得到实现。
五、总结与展望
        信息化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把双刃剑。我们需要更好的分析自身情况,兴利除弊,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环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的优势体现出来,助力乡村学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2018]1号文件,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Z].
[2] 刘睿雅. 乡村学校信息化教育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19.
[3] 岳震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求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4] 王光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路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
[5] 赵建华,蒋银健,姚鹏阁,李百惠. 为未来做准备的学习: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 [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2):3-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