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云
青海省西宁市第三中学810001
摘要: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中学校长普遍明白一个道理: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很难实现;如果教师缺少创新精神,学生也只会循规蹈矩;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能转型,学生的成长就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组成一个在专业化成长方面有强大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对学生的负责。而中学校长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领导者,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有着巨大影响。本文从给予教师人文关怀,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和搭建教师发展平台三个方面对该领域展开讨论。
关键词:校长指导;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
新的课程改革对学生的综合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不论是核心素养概念,还是情境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都是很多教师在以往的教学研究实践活动中所不熟悉的,都需要教师以创新精神为根本去克服各种困难,最终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中学教师,面对着正在青春期的学生,更要强化自身能力,为中学生的未来人生创造更多的可能。作为中学校长,不能置身事外,要通过对教师的有效指导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创造条件,保驾护航。
一、给予教师人文关怀
正如学生的学习进步需要突破各种困难和障碍一样,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其专业化成长意味着理念和策略上的全面更新,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推翻以往的经验,建立起新的认识。这需要教师有清晰的认识,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意志,需要外界在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持。中学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给予教师人文关怀,从以人为本思想为出发点去充分的尊重教师,激励教师,使教师能够以良好的状态去参与各种教育研究实践活动,为最终取得良好的专业化成长效果奠定基础。
为此,校长必须关注教师在教学研究、实践乃至工作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状态,帮助教师及时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想办法改善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条件,让教师感受到校长一直在关心他们的成长发展。校长还要经常组织教师广泛参与的交流沟通活动,帮助教师明确当前教育领域的发展态势以及在这样的态势下教师应该怎样做好自我定位,其努力实现专业化成长的意义又在哪里,使得教师能够做出更为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为教师赋予更为强大的成长动力,大家能够向着同一个目标不懈努力。
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如果校长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指导都只是从内心的想法出发,那么这种指导就会缺少必要的支撑,其作用也必然是有限的。与具体的人相比,作为制度一部分的管理体系有着更加强大的力量,更能够推动各项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中学校长在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时候,必须依靠教学管理体系,也必须根据教师的成长需求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对于已经明显表现出落后的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一定要及时加以摒弃或者改造,让教师尽快熟悉和适应,在新的管理体系的引领下实现成长。
例如,教师应该推动教师的校本教研工作,同时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制。在建立机制的过程中,则应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建议,明确校本教研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引导教师广泛参与,在校园里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研究氛围。又如,中学校长要重视考核的作用,制定出明确的评价标准和相应的奖惩制度,而且这些规则都要以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方向相适应。而在评估的过程中,要确定学校的所有成员都有参与的权力,要由此去赋予教师自我成长的意识、方法与能力,不再需要过多的依赖校长的指导。
三、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处处都需要恰当的发展平台。比如教师在教育理论上有了新的认识,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验证,这时课堂上的教学实践就成了他们发展的平台,也是其专业化成长中所必须的。还有上文所说的校本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平台。另外,来自外界的认可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心理动力,所以,发展平台应该也包括教师的自我展示平台,中学校长要给教师体现自身成长的舞台。而这些勇于展示自我的教师会成为其他教师的榜样,激励全体教师共同进步。
例如,除了专门的校本教研活动之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校长要推行课程研讨制度,要求教师必须定期组织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研讨,专门针对一定时间之内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要得到切实可能的解决方案。又如,校长应通过召开全体教职人员大会等方式,评选出在专业化成长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教师,然后由这些教师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这样既可以为这些优秀教师提供自我展示舞台,又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
简而言之,作为中学的校长,应该坚持为学生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念,要将提升办学质量放在关键的位置,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作为办学质量提升的坚强保障。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中学校长要充分发挥出对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人文关怀、完善管理和搭建平台等途径为教师打通成长的道路。相信大家付出的这些努力终将收获累累的硕果。
参考文献:
[1]田晶.校长是新教师成长的重要领路人[J].华夏教师,2017(02):9.
[2]何萍.好教师成长的校本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7(2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