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并非无药可救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林钊
[导读] “后进生”这个名词,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
        林钊
        广东省吴川市梅菉中心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524500
        内容摘要:“后进生”这个名词,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有些来自学生心理的障碍,有些出于学生的困感,不管怎样,作为班主任的,必须做到细心、耐心、更重要的是付之以爱心,循循善诱,对症下药,情理结合,才能收到预期的转化效果,我在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成功地转化了无数个“后进生”,现在我以捕捉学生心理特点为突破口来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后进生  绊脚石  孤僻  合群  无济于事  一筹莫展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转化“后进生”,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所讨厌、烦恼的话题,尤其是班主任,更值得深思,有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忽视“后进生”的转化和培养,老是认为教好了守纪、成绩好的大部分学生,就可达到以面盖点的目的。其实不然,还有的教师在施教中把好、差生都一色照本宣科,对班里个别“后进生”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错误认为反正教完一年便送“邪”出门。居于这两种心态的教育工作者,不但难以教好好生、中等生,甚至暂短的一年教学工作也是步履艰难的。因为这些“后进生”整天纠缠不休,成了班中一切前进的“绊脚石”。笔者目暗当前社会上不少青少年失足沦为社会的人渣,甚为之心痛,可是,安静反思,觉得这些迷途的儿童所走过的路,他们留下的肮脏足迹,除了家庭、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外,我们班任也应值得反省自己的工作。我从事的二十几年班任工作中,跟众多师者都有共盟感,为转化“后进生”曾多次发愁,但从未被任何一例吓倒,我除了把全部的爱都献给“后进生”外,还有的放矢地对他们适时适度地施教。
        俗话说:“师者,慈母心”。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不但要精通业务知识,把所学的知识无私地教给学生,还要抓好学生的思想和纪律。我现教的班是教过课的老师一致公认纪律、成绩在全级中都拖后腿的班,以往的班主任为之操碎了心,也是较多家长向学校反映意见的班,今学期我接管后,不少老师对我说:“能够带好这个班,就算你有本事。”听完这番话,我深感压力之重大。然而,我想,既然有缘跟他们相聚,应只好树立信心,尽力设法去做好各项工作,于是,我每天上课、课间、下课都到教室观察情况,跟学生一起畅心交换意见。
        三周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我终于理出了一点头绪,原来该班学生以往一贯纪律散漫,“后进生”特别多,还有四位学生被起个绰号叫“四大金刚”,我进一步了解,这“四大金刚”都是班里纪律、成绩特别差的学生,很少交作业,老师怎么也改变不了他们的,居于这种情形,我并未对该班学生放弃转化教育的信心。我决心就以转化这“四大金刚”为扭转班风的突破口,从而带动其他差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因此,我首先找来这四位“后进生”,摸清他们的成绩、爱好和特长,对他们给于鼓气;然后,我把他们都调到第一行的位置坐,专派四位成绩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其学习,督促其准时交作业,我对他们也过于偏爱,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跟他们一起谈理想,做游戏,聆听他们的心声,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优点,及时表扬,不出所料,这“四大金刚”中有三位终于被我的诚意和爱心所感动,作业依时交了,学习、纪律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上课还积极举手发言呢。
        然而,有一位叫小焕的“静佛”,他是个独生仔,家庭条件好,自小娇生惯养,在老师面前显得斯文大方,沉默寡言,但在背地里细心观察,他在同学之中是最多话的,上课经常搞小动作,据任过其课的教师反映,过去的四年,他完成作业不上十次,而且个性十分顽皮。我找他谈话,他装着没那么回事一样。我多次走访他家了解情况,他的父母都认为这是个无药可救的“蠢猪”。我也为之费了不少心思,方法用了不少,可是对他来说还是无动于衷,但我始终不愿放弃转化小焕的点滴机会,继续总结经验,寻找对策。
        一天下午,我专门搞一次十人的测试,小焕是其中之一。题目的意思是:在
校学生违纪所进行的处罚规定有几项,你觉得最害怕的,在括号里打“√ ”。测试完
毕,我发现小焕在选项“转到较差的学校就读”后面的括号打“√ ”,这次简单的测试,我明白了小焕还是十分喜欢在现在的学校读书的。于是,我就以这点为转化小焕的突破口。第二天,我找来小焕,对他说:“小焕,根据你目前的表现,我准备向学校提出给你办理转学手续,你打算怎么办?”这回可真击中要害,他渗着眼泪向我求饶道:“老师,求求你给我一次改过的机会吧,以后我一切都听你的话了。”自此以后,我不但忘记其过去的一切,而且根据他基础差的特点,先稍为减轻他的学习负担,免去补做前段时间缺交的作业,让他从现在做起。课后,我还带他到办公室辅导。意想不到,一件不幸的灾难就在此期间降到小焕的身上,小焕因溜冰不小心摔断了手臂,当我见他愁眉苦脸地捧着断臂上学时,我亲切地询问他:“小焕,今天发生了什么事,谁送你上学的?”他说:“我贪玩摔断了手臂,自己走路上学的,妈妈不肯送我来,她说不医我的手了。”说完,泪珠夺眶而出。我安慰他:“只要你今后听老师的话,努力学习,争取把成绩赶上去,妈妈对你一切都会负责的。”
        上课时,我在班里并不批评小焕的怎么不应该,反而表扬了他带伤坚持上学
的顽强精神,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在小焕手臂受伤期间,我利用课余时间
到草药店给他买药疗伤,安排同学帮他做好笔记,课后还开车送他回家,向家长
汇报了小焕近来在校的进步情况。小焕的手臂痊愈后,他的学习、纪律都跟上好
生的行列。这“四大金刚”也彻底地变活了,转化好这四位“后进生”,其他纪律
观念欠强的学生自然地迈入了正轨。
        上年度,我还教过一个叫李明的学生,他个子较小。自从我接任他的班主任
后,我发现他虽然个子较小,但性格比较接近成年人,对学习毫无兴趣,但对玩
微型电器的兴趣较浓,喜爱吃些对人体有刺激气味的食物,喜欢挨在别人的身边
玩,性格任性、活泼、粗暴、固执,如果别人跟他顶着干,无论什么年龄的人他
都不怕,他想干的事谁也改变不了。经常跟同学打架,而且出手凶狠,从来不想
过后果,多次损坏班里的门和课桌。居于他这样小的年纪却做出如此多令人难以
想象的恶作剧,我多次跟他谈话都无济于事。
        我多次上门家访,了解到该生的家庭是一个父母离婚的家,父亲是个性格暴躁的工程师。他在李明两岁那年和妻子离婚。在生活方面,对李明一直百般迁就、纵容、溺爱他,吃的、穿的、玩的,只要儿子提出来,他都会满足的。尽管如此,李明还时而和父亲顶嘴,甚至几次离家出走一至两天。我将李明在校的逆反表现向他父亲反映,他的爸爸只是哀叹着拿他没办法。像这样任性的叛逆心态的学生,我跟他多次谈心:耗尽心思去做思想工作,他的父亲也多次协助管教,但最终收获甚微。李明的心里有什么障碍呢?
        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刚好遇上第四单元语文测验,以往单元测验时,李明很
少写作文,偶尔写,写的内容也很少。可是这个单元他的表现跟以往迥乎不同,
李明很认真地写作文,而且写满方格,原来这单元的作文题目是《记忆中的××》,
我发现李明在题目的空白处补上了“妈妈”二字,而且很认真地写出回忆妈妈的
音容笑貌及言行举止,甚至把妈妈怎样关心、爱护他的事都写出来,并在结尾写道
“妈妈,我真的好想你回来,只要我能见你一面,就心满意足了。”从李明写的作
文内容字里行间流露出他思念母亲简直达到断肠的地步,难怪他向家长、老师发
泄。
        我了解李明的心结后,再深入与他父亲谈心,了解他父亲以前离婚的背景及
李明母亲现在在哪里,这么多年跟李明是否有过联系,为何在本年度以来表现得
特别思念母亲呢?他的父亲坦诚地告诉我,李明的妈妈现在在几百公里外的贵州,
自从李明六岁懂事后,在电话上都经常和妈妈互相问候和了解对方的情况。李明
的爸爸还跟我说出李明逆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爸爸去年重娶了妻子,李明就变得
比以往更加叛逆了,于是我将李明在测验卷的作文中透露出思念母亲的内容告诉
李明的爸爸,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李明的爸爸终于放低架子,诚恳地约前妻到
吴川来看望一次儿子,并主动付给前妻的往返路费。
        通过这次母子的相会,解开了李明十年来思念母亲的心结,我因势利导地多
次、形式多样地跟他谈心,跟他讲明无论是前母,还是后母,她们都一样会关心、
爱护你的。平时发动学生多次关心、多帮助李明,让他感到集体的温暖,处处充满爱,慢慢地,他便走出了孤僻的圈子,终于乐意合群了。
        二十几年来,我成功地转化了无数例“后进生”,可是,未曾体罚过他们,只是凭着师者的一份良心和耐心、一份爱心和信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萌发了那些无知者觉醒的意念,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同时,把握时机,对“后进生”进行适时适度的教育,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深信:没有无药可救的学生,只有不懂药方的教师。

参考文献:
1、《教育理论》(研究出版社)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2、《心理学大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作者:邵志芳)
3、《湛江教育》1999年第1期《在后进生中进行心理教育的尝试》
1、《广东教育》1998年第3期《抓好德育,为育新人》
5、《广东教育》1998年第11期《对“差生”的情感教育》
6《小学德育》2000年第24朋《孤独的童年》


                                                                        吴川市梅菉中心小学
                                                                                 林  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