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东源县实验中学 广东河源 517500
摘要:从校园吉祥物的定义及设计与传播,吉祥物的专属性及办学理念关联性,育人模式改革创新等探讨校园吉祥物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校园吉祥物 育人模式改革创新 育人价值
一.校园吉祥物的定义及设计与传播
吉祥物是为了强化所代言的事物的特性而选择适宜的人物、动物、植物,并将它设计成具体形象的图形,形象较为夸张,运用了特定的手法,增强视觉感,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塑造形象的造型符号。
吉祥物设计遵循主题性、拟人化、亲和力、拟物化的艺术准则。在我们河源客家地区,设计吉祥物的时候也遵循了这一准则。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于2010年11月29日在广东省河源市开幕,以“古邑情,客家亲”为主题,结合地方标志、客家地域文化、客家人精神等因素,以“客家女孩”作为23届世客会吉祥物设计原型,用客家服饰元素作为主色调,塑造出活泼可爱的客家阿妹“可可”作为世客会的吉祥物。在“可可”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了客家人热情奔放,开朗好客的性格,张开双臂迎接世界各地的客属、嘉宾朋友来到河源。吉祥物取名为“可可”,与“客”谐音,寓意“客家”,象征客家人团结心和凝聚力。整座城市每一个街道最显眼处都架设了“客家女孩”吉祥物,视觉效果直击人心,让人记忆深刻。世客会后,吉祥物的存在,它诠释了地区的某一部分文化,体现了地方的独特性,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特殊符号。
图 1 客家阿妹“可可”
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发展,吉祥物从大型活动的应用慢慢渗进了校园文化中,校园文化各式各样,但属于每所学校标志性校园文化却鲜少为人所提及,更多的学校选择注重校园环境,硬件设备等的文明校园建设,部分注重优良教育传统发扬精神的学校则更多地以历史著名人物为榜样,铸造塑像,篆刻人物生平以弘扬我国优良的校园传统文化,时下青少年们追求创新渴望校园新文化,因此,校园吉祥物应运而生,它们承载着现代青少年们展现自我,创造的能力,它更以一个设计的平台出现,给了青少年们展现的空间。
校园吉祥物在推广宣传方面具有优势:首先,它的形象简单可爱,很容易被记住;其次, 吉祥物一般都是拟人化处理,具备强烈的亲和力, 让人容易在心理上喜爱它、接受它。
对校园文化传播渠道进行调研发现被访者中通过微信公众号、各大小视频APP网站了解校园文化形象的人最多,因此,在对校园文化形象进行宣传推广时,可以选用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微博等官方网站。通过这些APP平台,可以进行线上互动。同时,借鉴国外校园卡通形象传播的途径,我们可以让校园吉祥物同校标、校训一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标志性符号,并活跃于校园各类活动中,打入师生群体内部,营造凝聚力和归属感。
二.校园吉祥物的专属性及办学理念关联性
每所学校与师生都想拥有属于自己本校的原创性校园文化产物,以校园吉祥物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突破口,不仅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校发展历程中也意义非凡。以深圳一所学校为例,他们的吉祥物名为:小智(男)小雅(女)两名可爱的卡通人物,由学校美术教师设计后制造出实体原型,巨型的两名卡通人物陈列在教学楼前,小雅小智承袭了这样学校的校风建设--高雅、启智,把校园文化这无形的状态用鲜活的人物形象实物展现出来,深刻地印在了每个进入校园的师生心中,校园吉祥物是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志,是能宣传校园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校园吉祥物在校园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了每所学校独特的地域特征、价值观、社会情感,传播了校园文化,塑造了校园文化建设精神, 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归属感;要增强学生凝聚力,提高学校竞争力,浸透式地对学校的文化精神品牌进行推广,就必须把这些特殊的地区性、办学理念精神等特殊参与价值结合到校园吉祥物设计中去。以我校客家地区为例,把校园的吉祥物加入地方特色元素设计,更给予人深厚客文化蕴含的意义。校园吉祥物隐喻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办学过程中沉淀积累起来的人文精神。
三.建立校园吉祥物特色体系
校园文化的吉祥物可以激发参观者的视觉感受,亦可加深参观者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那么每所校园吉祥物是一个固定的形象产物吗?校园吉祥物具有可更替性,撇去办学理念和特殊情感价值,每所学校的吉祥物都具有更换的可能性,更替吉祥物更具有时代创新性,学校亦可以为校园内大型活动设计吉祥物形象,例如:书香校园,运动会,校园文化交流活动、人身安全知识宣传公益活动等等大型校园活动。还可以定期举办校园吉祥物设计大赛,网罗具有人文价值,特殊情感教育的校园吉祥物,建立校园吉祥物特色体系。
校园吉祥物虚拟的二维动画卡通形象具有亲和力,如果能以3D打印机成实物,更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互动的效果。校园吉祥物动画可以被应用在学校的各种宣传推广活动中,并在校园LED屏幕上进行投放。校园吉祥物还可以被制作成学校纪念品,如毕业纪念徽章、环保袋、纪念衫、比赛纪念杯、吉祥物公仔等等,而在我校大部分学生群体当中,绝大部分学生是比较喜欢吉祥物以手办为载体,其次是移动电源,再者是U盘,时代在变迁,科技在召唤,在无形的日常中渗透着校园文化,宣扬精神无处不在。
四.校园吉祥物育人模式改革创新体现价值
在我国义务教育面临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呼吁教育多样化时期,凸显学校特色、凝练学校精神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吉祥物学校精神文化符号为依托,为构建校园精神文化提供新思路。
我国历来注重校园精神的培育,各地方学校以严谨、言简意赅的文字诠释其办学宗旨、校训与校规。然而,年轻学子们并不一定能够理解这些文字背后的内涵与期许。年轻一代的学生群体兴趣广泛,喜欢探索与尝试新鲜事物,因此, 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一种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方式,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教学宗旨巧妙地融入学校的校色与吉祥物,在重要活动时进行宣传。这样的做法不但会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还会提高学校美誉度,更是一种创新的育人模式。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文明,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打造特色学校、加强育人氛围,结合实际,打造本校新颖的吉祥物卡通形象,推动校本精神文化,以发挥其目标引领、价值引导、情感激励的积极作用,有效促进良好的校风形成。
吉祥物不单可以以校为单位设计,更可以发展到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们智慧凝结的结晶,无声中体现了德育的价值。每个班根据集体的兴趣、特长与发展方向,设计吉祥物,展示学生的才能,张扬每人不同的个性,进行自我激励,使教育拓展到更为本质的道德与人格教育,把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让教育融入生活本身。
同时,结合学校特色设计学校文化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借助各类校园活动,让学校精神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另外,将学校活动融入地方特色,结合当地风土人情,添加当地文化元素,使学校文化引领当地社区文化,提高学校在公众心目中的认同度、影响力。总之,在国家大力倡导地方学校“一校一品”特色教育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创新明确的学校发展理念和育人模式,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以学校独特的办学历史、地域文化、特色专业为依托,塑造校园人文精神,展现学校独特魅力,才能在改革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浅析校园吉祥物的造型与设计理念研究 孙婷,高胜楠
大学校园文化卡通形象设计与传播 孙亚云,白玉萍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精神培育:校色与吉祥物的启示 王金霞,王吉春,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