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方法与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24期   作者:谢振华
[导读] 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从“人性化教学,带动学生学习信心”“小组化教学,
        谢振华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丁山乡中心小学校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从“人性化教学,带动学生学习信心”“小组化教学,提升课堂参与程度”“生活化教学,加深学生文学认同”三个方面出发,对如何构架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整体提升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现代化;小组化;人性化

        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情怀的学科,在语文课堂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学魅力,体会丰富多彩文学内容,如何通过不同的教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并非易事,需要任课教师充分总结多样化教学的方式方法。这就需要的任课教师要立足课堂实,
一、人性化教学,带动学生学习信心
  每个人因成长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于语文的理解也有所差异,因此任课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的,对于学优生与学困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选取最为恰当的教学方式加以引导,从而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挖掘学生长处,弥补学生不足。
如学习《竹节人》这篇课文围绕“乐趣”一词,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做竹节人、玩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后偷偷玩竹节人的过程与感受,表现了童年游戏的无穷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课文共有29个自然段,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1至2自然段,简述“我们”当时全迷上了竹节人。第二部分:3至7自然段,主要写了“我们”制作竹节人的经过,以及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无限热情和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同时,也写出了孩子们制作竹节人成功后的喜悦之情。第三部分:8至19自然段,主要通过写斗竹节人的乐趣,来展现竹节人游戏的巨大吸引力以及“我们”对它的深深着迷。第四部分:20至29自然段,主要写了“我们”上课时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并没收了,下课后老师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痴迷地玩。此时,任课教师对于学生提出表扬,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小组化教学,提升课堂参与程度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并没有准确的对与错,因此想要全方面发挥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小组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一来彼此可以分享自己语文心得体会,这对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性课堂具有重要帮助。
如学习《宇宙生命之谜》为例,首先任课教师要求学生划分小组,共同学习。为了解决“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疑问,一位同学找到了《宇宙生命之谜》这篇文章。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除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探索与研究。文章语言严谨、准确,逻辑性强,文中又不乏一些生动的描写,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1至2自然段,引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并基于理论提出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第二部分:3至4自然段,提出了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科学家根据这些条件,分析了太阳系中地球和火星之外的六大行星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第三部分:第5至8自然段,写了科学家对火星的探索与研究历程,得出的结论是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第四部分:9至10自然段,告诉人们太空有可能存在生命,但还需要继续探索。
三、生活化教学,加深学生文学认同
  生活教学概念由来已久,这既是要充分发挥生语文知识的实用价值,能够将语文课堂的重点难点真正运用于实践,这对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多彩课堂具有重要帮助。因此任课教师可以适度引用生活化教学的相关概念,加深学生的语文认同感与实践作用。
如学习《桥》为例,讲述了老支书在洪水爆发之时,用自己的信念和沉着冷静地指挥,将村民成功跨越生命桥,而自己和儿子却葬身洪流的故事。老支书面对生死考验,坚守了以为共产党员的品质和一个父亲真挚的爱,用生命树立了一座不朽的桥梁。随即,任课教师提问学生,切合实际教学。在生活的桥和课文中的桥有哪些不同吗?这样,引导学生通过研读环境描写,梳理故事情节,体会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还能学习运用情节梯、图表等思维可视化工具进行阅读,发展语言思维能力,进而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培养阅读兴趣。(老汉作为以为共产党员,在生与死的面前,在自己和村民之间,把生的希望给了村民,把死亡留给自己。在儿子与村民之间同样选择了把生的希望六个村民把死亡的危险留给儿子。彰显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作为一个父亲,在生与死面前,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把死亡留给自己,同样他、表现出了一个父亲真挚的爱。透过故事情节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一个伟大的灵魂熠熠生辉!)
结束语
  综综上述,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这能够真正为学生开拓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根本诉求出发,向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真正实现的良性的语文课堂。此外,这还需要任课教师积极总结多样化教学与写作教学质量有机融合的方式方法。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将持续关注“小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方法与策略探究”这一重要课题,以期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综合作文能力与学习素养。其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应急意识需要语文教师的重视,可以从教学方式逐渐发生转变,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应用兴趣和动力,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偏向实际和生活化,引导学生从实际之中解决语文问题,让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广泛的运用,快速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守恒《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6年9月1日
[2]王晓艳. 立足文本 注意细读——在阅读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 陕西教育:行政版, 2010(12):48-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