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防范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3期   作者:王瑞
[导读] 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教学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王瑞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教育局 辽宁省朝阳市 122000
        摘要: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教学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更高,尤其是在一些剧烈运动和竞技性教学活动中,若教师一不注意可能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此体育教师应以高度的安全意识帮助小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在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带领全班同学进行热身,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体育课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来减少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策略


        1小学体育课堂安全现状分析
        
        1.1 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增风险
        体育在小学的教学中并不是主要的课程,所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人认为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些游戏。一些农村学校甚至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存在着其他教师“兼职”的现象,学校缺乏体育教学手段,设备老化等现象增加了体育教学的安全风险。比如学校操场上有一些单杠和双杠,老师会用单杠来做一些压腿、压肩等动作,但这些器械已经老化、生锈,甚至颤抖,可能可以进行一次练习,但是很多人练习的时候可能会面临倒塌,这是非常危险的。
        
        1.2教师缺经验, 体育教学多隐患
        作为体育教师,提前备课不仅要准备教材,更要做好安全准备。但是,由于缺乏教育经验,一些青年教师的一般局限于课堂常规,由于自身的疏忽和失误,导致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带跳绳的学生上课时,老师可以更关注于如何让学生排队走路,而他们却忽视了安全教育。如果能教学生,让学生提前把绳子卷起来,握在手里,就可以大大减少学生被跳绳绊倒可能性,而这正是青少年体育课堂存在安全隐患。教师应虚心请教有经验的教师,以避免学生在课上受伤。
        
        1.3学生较活跃, 自我保护意识弱
        对于小学来说,他们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这也是为什么小学体育课比初中更活跃的原因。但活泼好动有利也有弊,一方面提高了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小学生的活泼性,更多地体现在对无纪律的追逐打闹,这无疑降低了体育课的安全系数。
        
        2  小学体育教学中产生安全问题的原因
        
        2.1 准备活动不足
        
        准备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体温,使学生的系统和各种身体器官能够适应高强度运动,并为学生学习这些运动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教师并不重视准备活动,在没有足够的体育活动的情况下,直接把学生带进高强度运动。最后,小学生感到不能适应身体条件,导致昏倒、韧带拉伤、恶心等意外。
        
        2.2 场地、器材问题
        由于设备、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安全问题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如由于单杠固定不稳,使得学生在练习单杠时受伤;学生在操场上跑步,学生因用力过猛而摔倒、擦伤;学校篮板脱落造成学生受伤等。我们因为学校设备、场地等问题而造成学生受伤的问题深表痛心。因此,学校应加大对体育器材的检查力度,以避免体育教学场所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3 学生自身原因引发伤害事故
        在大多数班级,学生可以带上参加到体育课的各种活动中,这也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比如说,很多运动项目都有训练时间长、运动量大的特点。另外,学生们积极主动,经常不注意什么容易导致体育安全事故。此外,有些学生无视教学纪律,不按老师的意愿执行。在训练过程中,他们手拉手、起哄,这也是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2.4 没有做好保护措施
        有些教学内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教师应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在跳板、双杠教学中,这些运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但有些教师没有做好一定的防护措施。因此,小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有必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学生受到伤害。
        
        3  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防范策略
        
        3.1改进教学理念,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对于学生的体育活动和运动技能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这使得小学教师必须改进教学理念,增强责任感,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应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点,了解这些体育运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开始体育活动前,教师应首先告诉学生这种体育活动的危险性,既要考虑到这一点,又要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规范行为提高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进一步保障学生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
        最后,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机会,而且要密切关注学生,摆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动,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使学生不仅在体育上放松,而且要快乐愉悦的玩耍。教师教学生如何进行投篮运动时,教师应给学生一些关键的投篮动作,使学生了解如何投篮,然后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投篮动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动作的规范性。在允许学生自由投篮之前,教师应首先向学生传达一些他们不能做的危险行为。例如,不能向同学扔球、不能抢球等。在传达了需要注意的事情和一些不能做的危险行为后,老师让学生继续进行投篮训练。
        
        3.2因材施教,不断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教师应了解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身体状况,以便避免在体育教学中由于身体原因而发生的安全事故。此外,教师还必须与家长沟通,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喜欢做什么样的体育运动,以便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适合自己的教学。有些学生喜欢打乒乓球,而有些学生喜欢跳舞。在闲暇时间,教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体育器材和器材,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做自己喜欢的运动。然而,在这样做之前,教师必须强调学生不能做任何可能危及他们安全的事情。最后,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提醒学生,不能长时间连续参加一项体育活动,因为它会造成身体伤害。”教师在运动中也要叮嘱学生多喝水;天气炎热时,学生不宜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但也应向学生明确,出汗后不能喝冷水。为了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知识,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例如,远程教育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身体状况,特殊情况的学生不应参加这项体育活动,然后再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体育知识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运动,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而离开。例如,在学生进行跑步训练的时候,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对与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准予学生不参加此类运动。在教给学生必要的体育知识点后,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由运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3认真备课,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教学前,教师应认真备课,以便顺利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由于教师的备课内容包括比较广泛,其包括小学生问题的提出、体育器材的检查、运动前的热身、具体学习的知识点等。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们注意自己的穿着,体育课不宜穿紧身裤、凉鞋、拖鞋等,应穿休闲舒适的衣服和运动鞋。女生在体育课上不应戴首饰,要整理好头发,以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造成安全问题;其次,在体育课开始前,教师应组织学生检查体育器材是否完好,防止器材损坏学生而伤害到学生。最后,教师应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前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有效防止运动过程中韧带拉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同时,教师也必须对学生进行急救知识的传输,提高学生的应急意识,使学生在发生危险时能够有效地缓解事态的进一步恶化,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4 结语
        体育事故的发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教师要认真负责,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小学教师应注意安全事故的原因,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对体育知识的需求,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制定科学的体育安全策略计划,鼓励小学生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杨凯.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安全问题[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7):112.
[2]赵青.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8(06):227.
[3]王雪.如何规避与应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J].知识文库,2017(23):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