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兰
河源市龙川县紫市镇永新小学 广东 ?河源 517379
摘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母语运用的学科,其主要教学方式由口头语言教学和书面语言教学组成,而作文教学是书面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效果。新课改的推行让更多人把目光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式改革上,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作文先导式教学法。本文从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入手,简要介绍了作文先导式的内涵和应用价值,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作文先导式教学建议,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式改进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作文先导式;策略措施
我们应明确认识到,语文学习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部分,是一种通过写作方式延伸语言教学的写作内容。作文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学生兴趣爱好而创新改进的,作文学习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逻辑教学的实施。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个时候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会对学生之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教师要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持续保持这种兴趣,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记录表达自己感官体验的教学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价值
1.1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内涵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是将作文和说文作为教学的媒介,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以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为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发展需求、学习需求为教学出发点,以学生自身语文知识储备为教学基础,形成的一项新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教师应明确一点,作文先导式教学不仅针对作文教学,而是面向整个语文教学的改革,进而实现语文教学效果。
换句话说,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是打破以往的语文教学,重组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利用情境创设,鼓舞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交流探索吸取他人的可取之处,并通过写作的方式,激发学生认识汉字的欲望、阅读文字的欲望、提高表达能力的欲望[1]。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学习需求,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养成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1.2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是适应新课改倡导理念而形成的语言教学方法,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作文教学作为学生作文写作的起点,教师应做好相关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及时转换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通过构建语文教学情境,烘托课堂氛围,组织学生开展互动学习,养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生活,借助口头语言描述和作文写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2]。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极大程度的丰富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形成,强化了学生的感官体验,调动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技巧。只有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课堂积极性,才能提供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于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可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有意识地去积累自己的汉字储备,平时也要观察一下身边的人语言上的句式、语法,思考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说有什么好处,另外学生要增加自己的课外阅读量,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从汉字量、语法句式和阅读水平等方面发力培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1诵读经典文学作品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先人祖辈们创造了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其中能够流
传下来的都是个中翘楚、文化精髓,而且经典文学作品都是大众普遍认同、赞扬的,易于小学生接受。教师在进行诵读文学作品选择时,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挑选小学生可以理解掌握的古代诗词,间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古代诗词具有短小精炼、押韵顺口的特征,有效地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量和学习难度,而且诗词中的词语和典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义和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水平。通过相关汉语词汇的理解掌握,加深学生语法、句式的技巧运用,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学生对语言运用的掌握。
各种风格的文学作品可以为学生积累不同的写作素材,比如,在四大名著《西游记》的诵读中,学生可以积累诙谐幽默,比较口语化的写作素材;在《红楼梦》的诵读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各种描述人物外表、性格的写作素材。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诵读,除了让学生达到汉字使用正确、语句通顺的基本写作要求,还要实现文章主题明确、风格鲜明的写作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学作品中的生字词,还要循序渐进学习掌握文章中的成语典故和文本结构、修辞手法等。
2.2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还不熟练,经常出现语句不通顺、思路不清晰的问题,对此教师要加以引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教师可以采用鼓励教学的方式,在学生写作遇到困难时,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明确问题症结所在,不断肯定学生的写作内容,鼓励学生完成整篇文章的写作。部分学生可能由于自己知识储备不足或个人自尊心阻挠,当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放弃写作,此时教师的鼓励可以帮助他们拾取写作的信心。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积累,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拓展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打开学生思路。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识字活动或者语文常识小竞赛,让学生自发的参与进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2.3创设情景式教学
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构建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融入课堂相关的情境当中,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通过情景式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大家可以一起探索语文学习的乐趣和内涵,还能促进良好同学关系的形成,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助于团队意识的养成。比如,在进行《将相和》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熟悉故事剧情发展,在表演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学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这篇文章的学习写一遍体验感悟,表达自己的看法。
结束语:
作文先导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写作的兴趣,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之后的语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全面引导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通过作文的练习巩固,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楠.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先导式”模式探索[A]. .教育理论研究(第七辑)[C],2019:1.
[2]石应坤. 探究“作文先导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运用[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