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兰香
江西省南昌市江安学校
摘要: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结合,阅读是语言学习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写作是文字学习最基本的方式,也是现阶段不可抛弃的一种学习方式。语言和文字是现代人们交流的主要形式,离开语言和文字人们几乎无法沟通。因此,语文学习在学生的各个阶段都很重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教育部门结合目前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成果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步提升,共同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和写作是当今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被单独拿出,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才可以有效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现在的教育。
一、优化课堂朗读,为写作做好准备
在朗读教学中,学生可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基础。正如叶圣陶说过的:“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当前的语文教材中,有着较多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可以选择提升感兴趣的文章组织朗读训练。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深度体会作者中表达的情感,和作者产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在带着问题和情感朗读的过程中,关注文章的语言特征、表达模式、写作表达思路和风采格调,这样的朗读训练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有助推作用。如果学生的写作过程中,碰到了教材文章类似的话题,可以自然而然想到曾经朗读过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自己的感受。可以组织学生朗读的文章多种多样,教师应培养学生分类归纳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类并且收集课文素材,在朗读中把这些素材转化成自己的写作素材。比如,归纳“亲情类”文章,包括《回忆我的母亲》《小巷深处》等等,归纳“励志类”文章,包括《愚公移山》等,也可以归纳“哲理类”文章。学生在自己的写作笔记本中记录相关的范文材料,摘抄精彩的句子,这样可以在写作中举一反三。例如,对于亲情类主题写作,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和思考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写作亲情类作文的时候,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思考和表达亲情,不会觉得无从下笔。
二、以“写”为升华,实现写助读
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的时候,要明确写作目标和主题,利用写作来巩固阅读的成果。
在设置好阅读目标后,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适时的指导。语文老师在带领初中生阅读课内文章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短句的扩写或者长句的缩写或者是课文的续写,通过练习能大大增强初中生的语言表现力,提升其表现欲望。在进行模仿练习的时候,在文章中增添自己的创新元素,对初中生增强阅读技巧是非常有利的,这样不仅阅读能力会得到很大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2]。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关于写景的文章时,在阅读前可以提前布置好相关的问题和目标,在写作时将文章大体分成几个部分,比如景物的特征、春夏秋冬的样子等,丰富文章的内容和措辞,用优美的辞藻和通顺的语句让文章更加立体。
三、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写作技巧都是在初中阶段得到明显提高的,而在小学阶段通常是通过模仿来进行写作。初中生的写作如果没有任何写作技巧,作文看起来就像一本“流水账”,在考试中很难引起阅卷教师的阅读兴趣,即使没有跑题,作文的总体质量也比较低,教师自然不会给较高的分数。从这里可以看出,技巧在写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让学生体会如何用简朴的语言表达出深厚的情感。或者让学生阅读《我们的青葱岁月》,让学生从和自身切实相关的青春问题中,学习到如何形象描述自身的成长历程。
四、开阔学生视野,指导课文阅读与写作
由于课堂语文教学时间有效,课文学习是学生提升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想要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课文阅读,让学生实现量变和质变。第一,培养学生的课文阅读兴趣。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课前或者课余时间组织语文趣味活动,可以是主体演讲活动、读书活动、讲故事或者辩论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收集丰富的写作素材,为自己的创作奠定基础。在活动中,学生能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抒发观点,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此外,为学生推荐经典的课文阅读问帮,包括各种世界名著和散文作品,比如村上春树的小说或散文、朱自清的散文、李敖的小说集等等。这些名家的作品有较大的魅力,能有效吸引学生,让学生形成读书和交流分享的习惯。
第二,引导学生养成终身读写的习惯。课内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题,课文阅读则是深化、拓宽和延伸,有着一样重要的地位。为了让学生形成终身读写的习惯,需要给学生定下阅读指标,要求学生每月或者每周阅读一步作品,要求学生做出读书笔记和摘抄。在班级内组织读书分享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和交换素材,谈论自己的读书体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渐形成终身读写的习惯。
综上所述,只有使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学生的语文成绩才会不断提高。因此,教师要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创新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写作环境,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体验积累的情感经验和写作素材,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畅.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技巧探索[J].语文课内外,2019(15):221.
[2]范华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整合措施分析[J].学苑教育,2019(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