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欣悦
鸡西市跃进小学, 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我国为了提升国民素质一直在努力,小学是能力与思维的初步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大部分来源于老师在课堂讲的,为了帮助小学生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敢于创新,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优化课堂。随着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教师教学的方式越来越丰富。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不仅可以为老师提供大量的教学素材,创新教学模式,还可以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策略;分析
导言:
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培养非常重要,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维逻辑。但是,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复杂,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不能完全掌握,降低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而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能够把数学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1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1 能够增强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学生一旦无法增强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就会对数学学科逐渐产生厌恶感,并降低数学学习兴趣。由此可见,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现代信息技术有效集音效、图片、文字、动画等于一体,能够延伸学生眼界,使得学生直观感受到数学复杂的理论知识点,提升求知欲。
1.2 能够有效拓展小学生眼界
在数学教学期间,数学老师要传授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方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用将先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就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拓展,数学老师可以充分借助网络资源的优势,丰富小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能够学习到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1.3 能够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小学数学老师使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教学效果,但长此以往会使学生觉得枯燥,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对于此,数学教师就要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可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结合,在网上查找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等,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为课堂营造有趣的学习氛围。
2 应用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2.1 教学原则
第一,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数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较低。所以,在课堂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要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为宗旨,才能更好地应用。第二,对于复杂、抽象、难度大的教学内容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简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并将教材中的知识难点、重点结合信息技术为学生传授,才能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
2.2 应用目标
第一,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要合理的构建教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小学生对于复杂、抽象、难度大的教学内容不能集中注意力,构建合理的教学环境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凸显了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的效果。第二,将数学知识的难点突破,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小学数学是充满强逻辑性、抽象性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不能完全掌握高难度的数学知识。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化解,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轻松,可以迅速掌握数学知识的内涵,并提升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
3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受到身心发展的限制,对于复杂、抽象、难度大的小学数学的学习比较吃力,在课堂上出现的许多专有名词和概念,老师不能口头清楚地表达,学生的掌握和理解起来困难。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教师利用多多媒体声、像、色等方面的优势,将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实例,将静态的问题转化为动态,加深学生的理解。具体而言,就是依托信息技术播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有具象化的认知,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举个例子,教师在教授统一长度单位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可以很难理解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此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课前通过信息技术找到的视频:裤裤、青青和博士去天安门参观,看见一堵长墙,但因为没有测量工具而不知道它究竟有多长,博士告诉裤裤两指之间的长度叫一搾,可以以此来测量。三人在一个长椅上做实验,可以裤裤和青青测出来搾数不同,博士解释说,因为你们的手指长度不一样,一搾的长度也自然不同,测量的时候要统一长度单位才能避免出现错误的结论。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实践中也会注意统一长度单位,教学的难点被攻克,教学任务也圆满完成。
3.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中要尽力营造积极活泼的学习氛围,其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搭建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构建教学情境可以激起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兴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引入熟悉的情境,消减新知识对其带来的陌生和害怕,让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熟悉感,能够快速融入课堂,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思考。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创设教学情境变得更加方便,图片、视频、音频等合理运用可以直接让出现在学生脑中的观念上的东西通过屏幕直观地显示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举个例子,教师在教授“圆”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和思考,在一问一答中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最后将圆形的东西定格在时钟上,在PPT上同时展示出时钟和圆的形状,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时钟进行圆心和半径的教学,引导学生将二者联系起来。如此一来,不仅简化了教学过程,也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实际,易于学生理解。
4 结论
要想加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便需要教师结合生活实际,以及创设合理、生动的教学情境。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来说,信息技术可以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以及抽象性,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更好地进行掌握、理解。因此广大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其城.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20(03):42.
[2]莫雅儒.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88.
[3]赵文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05.
[4]满长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0):34-35.
[5]马宝鹏.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