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活动创新设计与实施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3期   作者:郭梦莹
[导读]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学科,在小学课堂中如何能生动的展现数学的魅力
        郭梦莹
        长春北师大附属学校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学科,在小学课堂中如何能生动的展现数学的魅力,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师积极追求的目标。在课堂中运用创新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本觉得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本文通过对数学教学与创新设计结合的过程研究,以及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活动设计带来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创新设计
        首先数学就是一个抽象的学科,但是数学的出现,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所以在生活中,可以尽可能多对孩子提问:结合实际,结合课本,结合生活,让孩子思考,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很多小学老师面对教学痛点时,真的是痛苦不堪,不知道要怎样才能将学生教好。在此之前,我们应该找出小学数学各年级的痛点,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最后是学生本身,数学本身就是枯燥乏味的学科,要想学好本不容易。如果教材和教学理念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不但学习起来吃力甚至会厌恶这门学科,笔者曾经走访过几个小学进行过调查,普遍的小学生对数学都抱着不易学、难理解的态度。那么,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思考,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要以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来改变现状。
        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活动创新的设计的目的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应用,自主探究知识,当前的学校教育正逐步地进行着验证。因此,改变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广大教育者的共识。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有意识有目的的挖掘数学教材中数学课堂活动的创新设计,并运用于教学。让学生有直观的感知想象和操作,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审美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笔者一直在从事数学教学活动,一直受困于现代课堂数学课"学生做题,教师讲题"的恶性循环中,许多学生只知数学只是数字和练习的集合,不知道数学背后其实是一个丰富的文化世界,无数先辈和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代表的精神同样吸引着我们,这便是数学文化的魅力,也是我们数学教师一直孜孜不倦努力的方向。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而现代高等教育理念正是让我们打开视野的新理念。
        二、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活动创新的设计得前提条件
        (一)大力提高教师组织教学的综合素质
        ⑴基础教育是通过课堂教学由教师组织实施的,扎实的基本功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⑵教师除了具备必需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拥有小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自然科学、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密切注视当前教育改革的动态信息,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二)着重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辱骂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对待后进生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积极探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而诱导他们获得成功。
        2.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作业、仔细听讲等习惯)和组织和鼓励学生互助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碰到大小各异的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小小组讨论或相互之间质疑答难,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通过交流,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活动创新的设计方法
        (一)做好充分的学情分析
        素质教育旨在开发学生的潜能,并且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当前的学校教育注重培养智力的同时,却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对人成长的巨大影响。

每个人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但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往往相差悬殊。因此,应该用科学的眼光审视学生,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出来。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前,不仅要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务必要掌握学生的求学思想、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家庭状况等情况,籍此来确定教学进度和难度。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源自学习兴趣,而兴趣的产生有时仅仅就因为学生对课任教师的敬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任何贬损性语言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同学们的讥笑,还会轻易击垮学生脆弱的思想意志防线。所以对待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也要在全体同学面前宣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逐步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二)寻找正确的有效设计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我们可以利用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的数学历史史料,将其与数学课堂的教学课程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九九乘法表的时候,可以提问学生,知道九九乘法表起源于哪里吗?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可以看出,九九乘法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流行了。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发明了十进制,还发明了九九表。后来,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和波斯,并传播到全世界。十进制九九表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今天,世界各国很少使用希腊和其他国家的乘法表。我国发现最早的乘法表是2002年在湖西丽叶古城出土的3万余件秦简。它详细记录了乘法公式。与今天的乘法表不同,秦简对乘法公式做了详细的说明。通过这种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生动的数学史的介绍,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构建,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又如,小学的数学课本中有一组插图,说的是古人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计数。"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数学作品中涉及到了先进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忽视历史文化的阐释,是不科学的。在学生看来,数学似乎是突然冒出来的,带着怀疑甚至误解。我们都认识到,一个事物的发展史包含着它的发展方向。同时,我们都明白,一门学科的风格是由数千名学者在自己的文化共同体中共同发展而成的。这些都使学生们敬佩,使他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怀。新颖的设计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设疑问难点
        为避免因空洞说教而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课前导入应具有以下特征:针对性强、趣味性浓和新颖简洁性高,即在较短的时间内,针对新授课中的重难点内容设计新颖有趣的导入,以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在某地,有一个骗子伪造了一张借条,落款日期是2000年2月30日,后来被告知这张借条是假的,因为借款时间不对。然后教师紧接着提问:你们知道日期为什么不对吗?这样很自然地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主动地探究新知。
        课堂上,要教会学生使用两句话:"我有意见"和"我认为",当学生对待一个问题有不同见解时,他可以立即站起来说:"我有意见!我认为",哪怕是不举手就发言,我也不加以训斥,因为学生此时正在积极思考问题,没有必要为了一些表面形式而去扑灭他们思维灵感的火花,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就是这样被教师在不经意间扼杀。
        参考文献
        [1]李振洪.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J].新教育,2019(35):76.
        [2]阳金香.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创新设计[J].江西教育,2018(03):74.
        [3]徐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设计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7(18):117-118.
        [4]王芝琳.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设计[J].江西教育,2017(18):76.
        [5]狄南男.小学数学基本教学活动设计的创新与发展[J].中华少年,2016(35):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