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倩影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 众所周知,在中国,许多高职高专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的管束下可能就不会认真学习英语。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动机理论及其在高职高专课堂的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应用。 教师可以使用动机理论,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在学习这些手段需要学习到认知理论,本能学习理论。除了英语教学外,动机理论可以用于教学的诸多方面。
关键词: 高职高专学生;动机理论;英语教学;
1. 引入
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大,改开不断发展,培养年轻人的意志力十分有必要。这样的品质能使他们获得多种多样的社会认知和技能。 这些技能包括第二语言习得之英语学习。 实际上,高职高专做为一个教学场所,需要要求我们的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训练,而这些是他们之前的不会主动去做的。 大多数的院校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开展各式各样的英语课程并让学生英语学习,因此,学习动机对老师至关重要。 如果没有鼓励学生学习,了解他们的喜欢的东西,那么教师就不可能教授出优秀的学生。
2.学习动机分类
在动机研究中,受视对象通常会关注四大主要问题,这些基题代表了动机行为过程中的不同情况。 它们是:什么引起了动机,如何取行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机,什么“强“是动机? 动机指的是身体上的动机还指的是心理上的动机
2.1. 学习外语的动机
目前R. Garden(1985)在学习外语的动机中引入了四个组成部分:目的,勤奋,展望和态度。努力工作并不意味着拥有强大的动机。同样,有学习欲望或正确态度并不一定反映出学习动机。只有将对成功的渴望与正确的态度相结合,学生并加之努力,学生才能算是有真正的动机。具有英语动机强的人有对实际目的渴望,例如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亦或是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加德纳还指出,学生态度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的效果。并且,具有文中所述的动机要素的学生要是得到家长的支持,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的,学生会做的越来越好。
2.2。动机理论在实践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我们肯定地说,教育理论学家认为:积极的学生更会学习。因为学生想要获得满足感和参与感,探索和掌控环境,并得到别人的认可,并追求更高目标。 老师教学实践中要变换多种激励形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提供合作和自我竞争的环境。 在实践教学中,大多数英语老师都认同学生的自我积极性对教学成果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点是要找出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提升补语言教学的方法。
2.3。内在和外在动机
为了使高职高专学生适应英语课堂的需求,教师主要使用两种动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但是,这两种动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例如,赞美,满分100分是外部动机,外在动机和学生长久的良好态势有关,而内在动机与短期成就有关。
2.3.1外在动机
内在动力是当学生受到内部因素的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动机,内在动机驱使学生去做一件事,也许只是为了好玩,或是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内在动机是学生对自尊的渴望,对认同的需要以及对集体的需要。使用游戏来实现某个目标是内在动机。在高职高专教学中使用游戏十分有效,但要把握好实践,结合知识让学生学习。教师要精心挑选游戏,游戏可以让学生们放松一下,又让学生提升语言技能。有时游戏会很有趣,并充满挑战。此外,他们在实际环境中可以应用所学知识,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游戏中或者是普通情况下与同学合作。游戏中学习十分有乐趣,但学习也要学生刻苦钻研。总的来说,教师不应该只专注于传递知识,还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对此我给出以下方案
a)应明确了解课程大纲并制定学习计划。
b)在课程结束的时候为学生总结要点并按时复
c)多多鼓励学生。
d)为班集体,组和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
e)在各种班集体获得中通过游戏和现代多媒体教学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来进行传授知识
f)为学生布置适量的简单难度作业和不太容易的实践作业.
g)多多开展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在班上或者课上使用全英语进行交流.
h)对英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2.3.2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学生受到了环境外部因素的刺激时产生的一种动机。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在做某件事时是获得某些回报或者激励,而不是为了好玩。大多数高职高专英语的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时候漫无目的,而在这种情况下,激励他们的方式中很重要。教师必须明白,当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必须给与学生激励或者是奖励。从取得成就到获得奖励的这段时间要尽可能的小。另外给与奖励或者激励时,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来给与奖励或者激励。
3.结论
随着世界不断在发展和全球化国际化越来越全面,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越来越重要。 有了这些知识,高职高专教师就可以将学校的环境转化为适合高职高专学生有效学习的环境。 因此,教室若正确运用动机理论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十分重要,并且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只要高职高专的学生能够发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自信心,得到多元的多层次的自我实现机会,就会刻苦的学习英语。 了解动机理论是教学获得基本元素之一。 当学生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在课堂上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活动时,教室就会很容易理解他们的动机。最后,我要致谢我的导师在困难重重的环境下对我的论文研究开展给予的巨大帮助。我们期望这一先驱性的工作可以激励本领域更多同行研究人员在本方向上开展更为详尽深入的研究。
4.参考文献
[1] 顾凯. 动机理论与外语学习[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 王婷婷. 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文献综述[J]. 山海经:故事, 2017(5).
[3] 韩晓翠. 赏识教育视角下分析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D]. 2016.
[4] 陈明慧. 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提高策略[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
[5] Al-Nammari, S. S., James, B. K., & Ramachandran, M. (2009). The Inadequacy of Musculoskeletal Knowledge after Foundation Train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Bone and Joint Journal, 19, 1413-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