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峰
湖南省长沙县安沙镇杨梓中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促进学生理解初中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了解数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能够更好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将课堂知识融入生活。通过教学实践的进行,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从而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教学实践
引言:初中数学的学习不似小学数学的学习那般简单和基础,更偏向于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基础的夯实。数学思维的培养首要元素是学生对数学的理解。理解,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有另一种认知,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从抽象的知识变成立体的实物,生活处处有数学。这个动态的,有趣的,深奥的发展过程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深度学习,甚至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何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如何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成为当代初中教师需要深思,挖掘和不断改进的一大课题。
一、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多重关联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果不与生活联系,学生们眼中的数学则会是抽象的知识。基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学会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明白这些知识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买菜计算中去。可是到了初中,学习了初中的中心对称和圆周率等,许多学生还是无法明白如何与实际去结合。即使课后应用题与生活现象有关,因为与学生平时生活相差甚远,也无法完全代入。这时需要教师去寻找更多的例子,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多重关联。
教师可以先和小学知识做联系,如:小学应用题的鸡兔同笼题,就可以用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二元一次方程快速解答,那学到九年级上册的一元二次方程呢?笼子里只有一种动物,一个头两只脚,不知道几只动物,只知道头的数量和脚的数量加起来的数量,又要怎么计算呢?教师通过联系七年级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的鸡兔同笼,来引入九年级数学内容,帮助学生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投影和视图,告诉学生们教室中所用的投影设备,即是课本中按照比例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投影知识。锐角三角函数和直角三角函数,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了解三角形的各个性能,明白什么样的三角形结构适合什么样的建筑,什么时候运用什么样子的三角形,才能让结构更加稳固和美观。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手工验证课本知识,或者反推概念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印象。有时学生运用之前的数学知识来验证现有的数学知识,也是帮助学生联系原有知识和现有知识的一种思考方式。如何去计算锐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可以将锐角三角形切割成直角三角形,再通过计算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来计算锐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如何计算山坡的高度?可以将山坡的切面想象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再通过计算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来推算山坡的高度。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地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都联系起来,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掌握数学。
二、建立数学知识与经验的多重表征
教师引导学生的数学知识表征走向多元化,学生们思考的方向就会有多个不同,解答一道题时往往会出现多种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这都是学习过程中喜闻乐见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表征是什么?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呈现的方式。人类的头脑将所学知识和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扩展。正如学生们接收到数学知识时,可以通过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转化为一个又一个图像,比如菜市场上商贩树立的价格表,比如购物网上贴出的优惠力度,比如美术馆里陈列的断臂维纳斯,黄金比例让她成为美的代名词。
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的表征既可以是具体存在的,也可以是一种答题要领,比如看到钝角三角形或者锐角三角形,下意识去画出高的辅助线。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不断去激活这些数学知识的表征,从各种方面,各个层面来激活,来联系,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感知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
思维导图的建立,即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与经验的多重表征。教师可以给出几个思维导图的示范模本,总结思维导图的构建要点和基本运用技巧,帮助学生更快地学会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建立思维导图。比如图形的学习中有三角形和圆,圆又分为椭圆和正圆,正圆中的知识又有圆周率π,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多存在于选择题和应用题中;三角形中则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需要做出高线,角平分线等辅助线,应用题和选择题中有时需要求它们的三角函数。每一个知识都有许多小的知识分支,而小的知识分支又极有可能与其他知识联系在一起,这便是数学的魅力,是数学知识征象的魅力。
三、建立数学知识与活动的多重结构
数学知识应该与活动经常联系在一起,数学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数学沙龙活动,或者自己举办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进入到数学的研讨氛围中去。教师在设立数学沙龙时,应当把数学的课本知识合理应用到沙龙中去,但是不能元素过多,致使学生难以适应。
建议教师在初次举办数学沙龙之前,应当先辅助学生学会合理运用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的知识网,开启一个方向正确的开端,给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才能方便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挖掘和探讨。数学沙龙的地点可以在教室,操场,甚至可以在商场和超市。数学购物沙龙在开始之前,需要家长给学生们一定的购物资金,通过计算超市和操场的优惠政策,买最多的东西者即为获胜。初中所学的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等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计算出商品的价格,而正比例与反比例关系则能够帮助学生思考价值和价格存在的意义。
除了算数买东西方面的“购物沙龙”,教师也可以举办在室内的几何图形沙龙,通过各种几何图形的模具,建立漂亮的数学结构模型。教师将参加沙龙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推选出自己小组的组长,小组利用十分钟讨论时间,讨论出本次沙龙所需要的数学公式,由小组长写在黑板上,公式比赛结束后,将开始数学模型的设计和建造工作。数学模型建造结束后,教师可以将模型图片匿名发送到家长群或班级群,进行大众评比选出最优质的一个,送出精心准备的奖励。
购物沙龙可以让学生们在紧张的时间之内,开动脑筋选择最快的解决问题方式,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们应对难题的解决速度,适合那些精力旺盛和活泼开朗的学生们参加。几何图形沙龙则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合作能力,主要锻炼学生对三维模型的认知和理解,帮助学生锻炼构图能力,数学公式的背诵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不至于拿到材料会一头雾水,这也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一种考验,适合学习踏实,善于思考的学生们参加。
结语:数学学习作为学生时代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学习项目,带给学生的意义是无比特殊的。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帮助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对数学的好奇心,时刻注重帮助学生将数学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学思维体系。对数学的理解,不应当仅仅止步于“是什么”,应当还有“为什么”和“然后呢”。《庄子》第二篇中曾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追寻知识的过程,不能止步,不能满足,学习数学便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罗延彩,考试周刊,2020.12
[2]基于“三环,三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五步骤”教学实践,何洪强,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