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莹
惠州市惠城区启明星实验幼儿园 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与根基,文化是一个人立身处事的根本与底蕴。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广博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精髓,它是我们中国人区别于外国人的一个符号,具有很高的标识性和辨识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学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带领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辉煌和智慧,品尝中华文化的醇厚韵味,养成优秀的品格和情操,为中国娃描绘出绚丽的人生底色。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意义与方法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对于幼儿园教育提出的任务要求,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内涵。
一、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传承文明精神,滋养心灵
传统文化承载的文化价值体系和道德伦理观对于我们的人际交往、社会交往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记录片《寻找手艺》讲述了144项传统手工艺,这些手工艺有一些已经濒临失传,有一些已经被现代工艺所取代,但每一项传统而又古老的手艺都闪耀着历史的光芒,都彰显着先人在探寻自然生活、推动文明进步时的聪明才智。记录片还记录了199位传统手工艺人的人生片断,这些手艺人是工匠,也是守艺人,他们坚守的这些手艺便成为穿越历史长河的、有温度的信物,成为民族前进的底蕴和信心。记录片中表现的手艺只是一个途径,而传承的是精神和文明。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学前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让学生知道:中国,远远不止有身边的那些现代文明,还有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让幼儿学习传统文化不是为了让他们将来个个都去研究古代文学,或去学习做一个手艺人,而是让这些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滋养幼儿稚嫩的心灵,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气质和优秀品格。
(二)传统文化中浸润着优雅的传统美学思想
古人抚琴、下棋、吟诗、作画、品茶、焚香的生活方式里,都浸染着高雅的美学思想。有一部名为《闪光少女》的青春励志题材电影,电影描述了一所音乐院校中民乐与西洋乐的碰撞。电影中西洋乐被誉为高雅音乐,被大力推崇,西洋乐学员可以优先占用教室排练,西洋乐团可以参加国际比赛;而民乐却被视为土得掉渣、应该存入博物馆的音乐,面临停止招生的尴尬境地。而正是一群20岁上下愿意热爱并投身于民乐的青年,用他们的坚持、顽强和拼搏,捍卫着民乐的一方天地,改变了人们对民乐的认知,唤醒了中国人对传统美育的重视。中国民乐曲调优美、意境恬淡、舒适和谐,所以新民乐、古风音乐等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学习和感受民乐的美。
二、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方法策略
(一)全面贯穿指标体系于幼儿园教育的典型活动样态
只有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标体系切实发挥对幼儿园典型教育活动的全面指引,才能够真正实现“文化自信从娃娃抓起”这一终极目标,避免简单的“幼儿园教育”+“传统文化”的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深度融合。
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标体系作为幼儿园综合主题活动、区域游戏活动、一日生活活动、早期阅读活动和户外体育活动五种典型样态的目标指引、方法指引、内容指引、评价指引,促进各级指标与活动基本要素的有意义的系统结合。
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知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先行后知”“行知合一”,即幼儿先通过文化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初步认知,然后将内化的初步认知再转化为更高水平的文化实践活动……由此螺旋上升式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此,我们要尤其注重挖掘上述五种典型活动样态的资源抓手,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活动中可以用到的玩教具、图画书的有意义结合,也就是说,要开发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自制玩教具、原创图画书,为幼儿充分营造一个充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情境与氛围。
(二)“幼儿国学经典诵读选编”课题实践导向
1.课程理念: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核心经验在于培养孩子的审美兴趣与审美能力。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在教育活动的实施和组织上也是以艺术领域的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作为活动目标,重点培养孩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诵读作品的喜爱和欣赏。
2.课程误区: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应避免教条式,避免以“背会”“读会”为评价标准。关注孩子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对作品本身的背诵和记忆仅是活动的附加价值。
3.课程梳理:按经典诵读文本进行难易程度的梳理;按经典诵读作品文本进行年龄段的划分;按经典诵读作品设计相应的领域活动。
(三)开展丰富活动,增长幼儿文化认同感
1.与健康教育相融合,开展传统体育游戏。常见的传统体育游戏有投壶、斗鸡、拔河、跳绳、花毽、放风筝等,还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如:赛龙舟、赛马、爬花杆、抢花炮等。
2.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开展传统技艺活动。幼儿园可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木刻、竹编、剪纸、织布、泥塑、刺绣等工艺活动。
3.与社会教育相融合,开展传统德育活动。幼儿园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追溯,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传统文明的魅力,如年的传说,春节的由来,中秋节的习俗,孝礼的学习,重阳节敬老等。
4.与语言教育相融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读经典书籍,背诵唐诗宋词,讲述传统美德故事等。
5.与艺术教育相融合,开展传统美育活动。传统美育崇尚自然与艺术的交融,最能怡情养性。教师可培养幼儿学习传统书画艺术,欣赏民族乐曲,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等。
(四)注重家园合作,促进幼儿的知行合一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够知行合一,传统文化教育关乎思想与行为,需要家园协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幼儿园可针对家长开展传统文化育儿专题讲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使其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主题活动时请家长与幼儿一同收集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资料。教师也可以制作一些测评表,请家长监督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如“《弟子规》身体力行表”等。这些测评表的运用,一方面能强化幼儿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也能端正家长的认识和行为,家长和教师的以身示范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品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它能够帮助幼儿完善品格,成就人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助力和推手。教育工作者应该做传承传统文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20-11-28]
[2]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EB/OL].(2014-03-26)[2020-11-20].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8-11-17)[2020-11-2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