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症的四部曲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24期   作者:柯珍妮
[导读] 每年小班新生入园,我们都会发现有些幼儿出现了很强烈的分离焦虑症
        柯珍妮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达德幼儿园
        摘要:每年小班新生入园,我们都会发现有些幼儿出现了很强烈的分离焦虑症,他们会出现排斥入园、哭闹、身体不舒服甚至一些攻击性行为的情况。因此在入园之初,需要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措施,提高幼儿在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本文从环境创设、关系建立、主题活动、游戏教育四方面简要介绍缓解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症的方法,以期帮助幼儿缩短适应期,提高社会性发展,促进其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环境创设

        
        每年小班新生入园,面对陌生的新环境,经常会有一些幼儿出现强烈的焦虑情绪,比如哭闹着不走进幼儿园、到了教室里反复哭闹要找家人、将早餐吐出来、不愿意在园饮水进餐午睡,甚至有个别孩子会出现暴怒的情况,如拆卸班级的环境布置、摔打幼儿园的玩具、攻击老师等等。这一系列不良的反应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虽然是常见现象,但身为教师的我们不能视若无睹,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缓解分离焦虑症、缩短入园适应期。对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的教育实践,为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症提供了四部曲。
        一、加强环境创设,帮助幼儿渡过入园适应期。
        新生入园产生分离焦虑症,是这个年龄阶段和入园环节所特有的现象。为了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入园适应期,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我们应该加强安抚工作,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和学习。为此我们尝试创设适宜的环境与活动,还可以开办入园仪式,让幼儿参观幼儿园,使他们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以促进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
        (一)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班级环境
        在创设幼儿园环境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小班幼儿喜欢饱和度较高的色彩的特点,用他们喜欢的颜色来装饰环境,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情绪;同时为了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熟悉感,在环境创设上,可以以孩子喜爱、常见的卡通形象进行布置,这对于他们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占优势的特点,我们要将教育的内容、区角材料等变得更加直观、形象,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
        (二)营造家庭式的外在物质环境
        由于幼儿园的环境与家庭生活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当幼儿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的时候,他们在心理上就会发生一些非常大的变化,产生一系列问题。从教育实践来看,幼儿从特别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中转移到幼儿园陌生的集体环境中进行学习、生活和游戏,最主要的是因为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依恋的家人,不能随时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要求,因此他们就会产生很大的不安和焦虑。因此,面对哭闹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一定不可以在班级里出现关门的情况,这会让幼儿产生更大的排斥心理;其次可以在语言区布置“我的家人”照片墙,让幼儿可以看到家人的照片;或者在班级布置娃娃家,让幼儿可以模仿家人在家的生活情况。以创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想办法来缓解幼儿的不良情绪,让其感受到环境的自由和宽松。
        二、建立和谐关系,淡化焦虑情绪。
        面对陌生的环境,离开自己熟悉、依恋的家人,身边只有陌生的老师、小伙伴,幼儿会因为不知道如何与他们相处而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同伴关系、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这也是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之一。
        (一)通过幼幼互动,建立同伴关系。
        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每一位幼儿都渴望交到新的朋友,但是面对陌生的小伙伴,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对此,教师应该创设互动的环境,引发幼儿之间的交往,使他们逐渐产生友谊和信赖感,进而通过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来消除不良情绪。

如在幼儿离园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说:明天早点来,和你最好的朋友一起玩游,好不好?而在小伙伴那里得到温暖、支持的时候,他们会相互的鼓励,相互的支持,进而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快快乐乐地一起学习和生活,从而通过转移注意力,有效消除了焦虑感。
        (二)通过情感沟通,建立师幼关系。
        幼儿离开家人进入幼儿园生活时,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就是教师,在幼儿与教师建立关系的过程中,情感发生了重要的主导作用。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都需要情感的支持,而对于新生幼儿来说,他们特别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也特别希望与其建立起依恋的关系,那么教师就要有意识地与每一名幼儿建立起情感沟通的桥梁。比如,有的孩子在哭闹的时候特别喜欢被老师抱起来,那么教师就应该在这个时候给予回应,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有的孩子特别希望和老师一起玩游戏,那么教师应该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参与到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去,或者与她一起玩平行游戏,从而逐渐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进而建立起情感依恋关系,使幼儿更加信任自己的老师,更喜欢上幼儿园。
        三、围绕主题活动,给予幼儿安全感。
        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经历了从熟悉到陌生的过程,而如何让孩子从陌生过渡到熟悉的阶段,我们可以在开展入园适应工作中,可以围绕主题活动,挖掘主题活动的教育资源。比如,开展“幼儿园真好玩”主题活动,并根据活动的不断深入,创设了相关的环境氛围,并结合教育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园、参与教学活动等等,把幼儿园有趣好玩的一面展现给幼儿,从而使幼儿在情绪上自然而然发生了转变。
        为了让孩子进一步适应,我们也可以结合入园适应工作,开展相应的“适应周”主题活动,如以一周为单位,先让班级幼儿采用分班上下学的亲子陪伴的方式,先让幼儿与家长轮流在园共读一个半日,既让幼儿熟悉在园的一日流程,也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再来以幼儿独立在园一个半日的方式,让孩子逐渐脱离家长的陪伴,但又不会一下子脱离太久;再慢慢的从一个半日过渡到一整个一日活动,让幼儿有一个慢慢过渡、适应的阶段,提高适应工作的效果。
        四、重视游戏教育,培养幼儿良好情绪。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我们在组织和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方法,将游戏融入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生活、获得知识,在学习中游戏,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如小班幼儿喜欢独自游戏,那么教师就可以开展大量的平行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确保人手一份,创设有利于他们自主游戏的环境。为了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教师还要有意识地通过游戏互动、贯穿整合的方式来增强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往,从而使幼儿在合作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培养他们良好的情绪。或者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游戏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如点名环节,可以以找朋友的方式,拍摄晨检栏,让幼儿找一找谁没有晨检牌、谁没来,一来可以让幼儿熟悉、记住班级的小伙伴,二来可以熟悉环节。又或者在集中教育活动前,结合手指游戏、律动、音乐等,让幼儿集中注意力。以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真正体现“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不仅有助于幼儿良好情绪的培养,更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在幼儿园开展入园适应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良好的环境创设、关系建立能帮助幼儿有效缓解焦虑情绪,通过主题活动、游戏教育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入园适应工作的效果。教师应对幼儿充满爱心、耐心,并且细心和精心地观察幼儿的行为,为幼儿参与学习和游戏活动做准备,缩短家园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幼儿逐渐爱上幼儿园,并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式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马艺萌.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应对策略的研究——以昆山市北珊湾幼儿园小一班为例[J].才智,2018(03):101.
[2]邵鸣.影响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因素分析[J].才智,2018(03):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