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佳琼
广东省鹤山市第一中学 广东省 江门市 529700
摘 要:英语阅读在高中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中阅读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因此,想要尽快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及时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阅读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阅读思维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阅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识周围世界的途径之一,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也是掌握外语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补充新词汇,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但在我国现行的高中教学模式中,教师比较注重于对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对于整篇阅读文章的讲解则比较欠缺。因此,加强学生对整体文章的分析能力培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文本分析能力的锻炼。
一、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阅读理解思维机械性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教育的本质其实还是为应试而服务的,所以很多教师会紧抓课本,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而对于教材中没有出现的知识,就会被视为超纲,从而拒之门外。此外,还有很多教师认为书本上的知识已经足够学生使用了,但是这种思维是完全不可取的,这不仅不利于学校的教学工作,而且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很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解读《Anne's best friend》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将自己和安娜所处的生活背景进行对比换位思考,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的主旨内容,感受到自由与和平是来之不易且非常珍贵的[1]。纵观当前的教学情况是:首先,对学生进行生词教学,再对相关的知识点和词汇做出一定的拓展,初步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其次,教师会对文章进行详细的内容讲解,为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和背诵记忆创造条件。基于此,学生只能够做到对教学知识点的熟记,而不能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2.2阅读理解语言内容分析流于表面
从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来看,阅读教学内容几乎涵盖单元教学内容的全部知识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言点等,因此,开展良好的阅读教学活动,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展开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但是,就实际教学来说,教师并没有文章的语言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高中英语教学活动,学生语言材料是不成体系的,根本无法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
3.学生不会融会贯通
在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掌握相关的阅读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融会贯通的能力。英语在作为教学科目之前,首先是一门语言学科,因此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熟练地运用这门语言,可以实现无障碍的交流。但是在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过分重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机械背诵要求,使得学生的思想受到文本的束缚,不能很好地将相关语言材料融会贯通应用于其他的情境中。由此可见,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并不能实现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广泛应用思维导图
2.1激发阅读学生兴趣
首先,在课前阶段引入思维导图,有效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精心设计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对思维导图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教师在对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要对各环节的联系部分进行总结和概括。
最后,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能够遵循思维导图进行深入的学习,在此基础之上再对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如此就能够为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
2.2再现课堂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新课标对高中英语的教学要求。首先,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并按照自己的学习思维和方法制作思维导图,进而了解相关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其次,组织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交流和积极反馈,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和理解。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时遇到的困难提出适时的指导。以 2014年浙江省高考卷的 C篇阅读文本为例,第一段作者描述了两个 19世纪被迁移到现代建筑之中的村落,第二段则提出了文章的主旨,即现代产业对于低科技的怪异喜好(the industry's odd love affair with“low technology”),阅读到此段时,学生自然会产生诸多疑问,如 low technology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 odd love。针对该些疑问,作者在随后就做出了解释,通过列举 Google和 Amazon两个例子以及 Olle Lundberg的论点,系统阐述了低科技的发展历程以及应用机制,从而论证了现代行业对于低科技古怪喜爱的原因,学生对文章结构进行深层次分析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结构及文本大意[3]。
2.3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
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开展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以便更好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达到英语教学的目标。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积极利用思维导图来强化学生的记忆与背诵。首先,教师预设相关教学问题,使学生在学习阅读文本之后,能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其次,通过思维导图引入,学生可以有重点的对阅读内容进行把握,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阅读内容;再次,学生在学习思维导图制作的过程中就会获得自己的相关思维,形成具备自身特点的的学习模式;最后,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思维导图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进而有效避免学生进入误区,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例如,在讲解《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时,其中就有介绍 Camivals和Easter,而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对节目相关的资料进行提前准备,继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阅读的内容,当然在阅读教学展开前,教师也应当先向学生介绍节日的相关背景知识。除此之外,在讲解过程中应当增设互动环节,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4适当增加延伸阅读量
对于学生的阅读也不能只局限在课本的阅读中,要适当增加课外延伸的阅读量,积极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阅读框架,增加有效阅读量。但是,高中的同学们,时间仅任务重,课堂教学时间和教材内容都十分有限,所以仅仅依靠课堂是很难提升学生阅读技能的,因此,学生适当增加课外阅读量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有效的课堂训练,学生能够对思维导图制作方式有着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操作能力,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外延伸阅读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方式而学习,对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结语:
思维导图的运用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绪、新的方法。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认知思维工具,在教学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但是,如何恰当地应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教学,应尽发展成为当前高中英语教育的重要课题。而在英语阅读教学课堂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记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油小丽,薛星星.图式理论视角下的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外语教育,2019,21(4):63-68.
[2]王雅祯.诱思探究法在英语欠发达地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 ——以阅读课为例[J].新课程·下旬,2019,(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