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影
黑龙江省虎林市庆丰农场幼教中心 黑龙江省 虎林市158421
摘要: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发展是幼儿教育不良发展趋势的直观反映,小学化发展态势会对幼儿教育的合理化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一定要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情况进行科学控制。本文将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作为研究方向,针对小学化发展倾向的表现、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应对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教学改革
幼儿教育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起点,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维护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实际组织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对幼儿教育的发展倾向进行准确的定位,明确小学化不良发展倾向的危害,从而有意识的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控制,提高幼儿教育发展规划的科学性,使幼儿教育逐步向着科学化发展方向迈进。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小学化问题会对幼儿的思维、智力和情感等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不利于幼儿长远发展。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倾向进行分析,发现集中从两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方面,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小学化的教育管理,对幼儿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导致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被抑制,不利于幼儿的情感发育和健康成长[1]。另一方面,幼儿教学内容呈现出小学化,部分幼儿园为了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会将幼儿课程向小学课程领域延伸,形成揠苗助长的教育态势,会对幼儿教育的效果以及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约束性作用。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倾向的原因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发展会对幼儿教育质量产生一定的限制性作用,综合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倾向的原因,发现主要原因涉及到以下方面:首先,幼儿教育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部分幼儿园和家长希望能在幼儿教育阶段使幼儿接受更多的知识,能对幼儿实施针对性、严格性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产生了驱动作用,使幼儿园教学活动表现出小学化发展态势[2]。其次,幼儿园为了提高招生工作的效果,在幼儿园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为了吸引更多家长的注意力,使家长能看到幼儿园教育的成效,会采用小学化的教学和管理内容对幼儿实施过于规范化的引导,教育内容也会表现出小学化的发展动态,会从侧面导致幼儿教育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小学化的发展动态,不利于幼儿教育的科学稳定发展。其三,整体社会氛围的影响。在当前我国幼儿教育领域,对幼儿智力水平进行开发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整体大环境中出现了幼儿科学教育方面的思想,使幼儿园为了迎合时代潮流,往往会引入诸多的教育内容,增加了幼儿的压力,也促使幼儿教育呈现出小学化发展动态。
三、有效转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倾向的对策
为了能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倾向进行准确的控制,促进幼儿教育质量循序渐进的提高,在教育实践中还要注意制定完善的教育改革方案,从多角度对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发展倾向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合理化教育方案,有效规避小学化发展倾向方面的问题,循序渐进的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为幼儿创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空间[3]。
(一)社会层面加强幼儿教育宣传,深化思想认识
对幼儿教育的正确认识能有效降低小学化发展倾向,切实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因此在社会层面,为了能营造良好的幼儿教育氛围,推动幼儿教育实现科学化、健康化发展的目标,就要积极组织开展教育宣传活动,使幼儿园、幼儿家长等情形的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的危害,能自觉参与到幼儿教育去小学化发展倾向的实践中,尽量为幼儿打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空间。在此过程中,不仅社会相关机构要主动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倾向进行转变,并且教育部门也要主动承担幼儿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能对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管,使幼儿园重新审视小学化教育危害,能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针对小学化发展倾向进行针对性的控制,从而更好的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实现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有效衔接,真正发挥幼儿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对幼儿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指导,从智力水平、美学素养、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对幼儿做出积极的引导,为幼儿未来更好的参与到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中做好准备工作[4]。
(二)幼儿园层面改进教学活动,突出幼教特色
在幼儿园组织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合理化的组织开展幼儿教育活动,能凸显幼儿教育的特色,能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对他们实施积极的教育指导,从而为幼儿打造相对健康的成长空间。在教育实践中,幼儿园要按照《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的要求对幼儿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幼儿教育办学思想进行更新,并遵循幼儿成长规律,从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对幼儿做出相对积极的引导。
如在幼儿数学类型的教学活动中,为了避免出现小学化发展倾向,可以尽量结合区域活动、游戏化活动、幼儿园一日活动等对幼儿实施教育指导,也可以采用情境创设、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作为载体对数学教学进行规划,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学习生活中掌握基础性的数学知识,能对数学学习形成初步的了解,从而对他们的数学学习意识和思维能力等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此就能对幼儿教育活动进行改进和创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也能有效突出幼儿教育的特色,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倾向能得到有效的改进,从而循序渐进的提高教育活动的综合效果[5]。
(三)家长层面开展专题活动,获得家长的支持
幼儿家长的支持会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问题的处理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下能循序渐进的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问题进行合理化的处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组织幼儿家长参与专题活动,引导幼儿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倾向的严重危害,能从幼儿成长发育的角度针对幼儿教育进行分析,从而从更加科学的视角对幼儿教育进行正确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家长专题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帮助幼儿家长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仅能支持幼儿园开展的特色教育活动,还能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开展与幼儿成长发育相契合的教育活动,对幼儿实施积极有效的引导,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中营造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空间,从而促使幼儿教育展现其重要的作用,有效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倾向,推动幼儿教育科学化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倾向会对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教育实践中,一定要注意有意识的对小学化发展倾向进行合理化的控制,有意识促进全新教学体系的构建,确保能对幼儿教育的发展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综合发展效能,切实推动幼儿教育质量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静莲.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转变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21(11):194.
[2]元琰,席小莉.新时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囚徒困境[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8):77-81.
[3]杨焱.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14(08):147-148.
[4]李丽君.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对策[J].华夏教师,2020,9(11):90-91.
[5]安丽娅.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教育观察,2017,6(20):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