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萍
重庆市江津区珞璜实验小学校 402260
摘要: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一种传统形式。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师生之间的教学可以顺利进行。而且提问为课堂教学中提供了更大的活力学生的注意力也得到了强烈的集中。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本文对于小学数学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提问活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字: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课堂提问方法的有益价值这一过程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而且他们很快就开始习惯性地应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措施展开具体教学活动。然而具体应用手段总是不可避免会体现出一些不足,如提出的问题科学适用性不足、提问次数过多、提问缺乏公平性等,这些都在无形中阻碍了预想授课目标的达成。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时时应用课堂提问教学法,更要不断反思革新,优化具体教学工作,助力优质教学。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问题
针对于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主要的问题为两个,第一个就是教师的讲解方法以及学习的方式落后,学生很难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提高学习兴趣,导致数学的课堂学习效率缓慢。第二个问题就是教师的提问方式单一,整个教学的过程始终坚持着教师为主的方式进行开展。课堂的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里会穿插着学生提问,没有给与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导致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良好的培育。而且现阶段的课堂提问缺乏针对性,教师始终以学生的答案来具体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会的掌握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的原因,就是教师缺乏培养学生的能力,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确定。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措施
1.问题的设置要具有针对性
针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里的学生提问的问题,教师应该具体设置教学,首先在课堂开展之前,教师要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设置良好的课堂导入,整个导入过程一定要有趣,从课堂的开始就会吸引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在课堂的问题设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开展学习,在整个讨论的过程里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激发学生的素质发展。这时候教师要注意,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在讨论的过程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的内涵。整体的问题设置还要掌握层层推进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整体设置由浅入深,通过这种设计问题的方法来激发来给与学生自信,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同时在开展的过程里也可以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进行开展,学生之间交流还可以扩大自身的知识面,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带领学生学习《正比例与反比例》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先通过各种措施对班级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水平进行了详细了解,并据此将他们划分到了不同的层次。接着,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教师并没有因为某一部分同学数学能力较好就一直对他们进行提问,同时因为其他学生数学能力较差就剥夺他们思考解题的权利,相反,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难易相间的数学问题,其中包括“假设图上距离是2厘米,同时实际距离是420千米,那么比例尺会是多少?”“一张长方形房屋设计图的比例尺是1:400,如果图中这一房屋长是6厘米,宽是4.5厘米,那么这个房屋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鼓励不同能力层级的学生思考解答不同难度的问题。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此公平氛围中提高学习积极性,获得充分的实践锻炼,最终促使班级整体数学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
2.提问与情境结合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创设情境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教学,例如可以通过故事教学的模式开展学习,通过加入故事在塑造一个轻松地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故事的环境里教学,整体的环境设置还要强调学生的主觀能动性培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教学环境的设计一定要符合课堂实际,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提问的问题与课堂环境之间进行结合,明确课堂环境创建的目的,严格围绕教育的重点进行开展,注重教学重点以及教学的实际实施,引导学生学习数学问题的时候也要强调学生的主体认知,结合教学情景引出教学问题,促进学生针对教学知识进行深人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学习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整体的问题设置应该注重少而精
在进行数学问题设置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接受问题的能力存在缺陷,不能接受过多的问题,如果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置的时候,设置了较多的问题,课堂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也不能进行精细讨论,整个学习过程就像是囫囵吞枣,体会不到数学知识的内涵。所以在进行课堂的问题设置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群体,设置较少穷的问题,整体的设计还需要强调课堂的重点,所以问题设置要少而精。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问题,展开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为学生讲解《观察物体》这部分数学知识时,教师在完成基本知识讲解任务之后,又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思考解答,如“是不是一个人越高,在太阳照射下的影子就越长?”“晚上的时候,同学小优慢慢走近路灯,那么他的影子是不是越来越长?”“假如一个几何体有一个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几何体就一定是正方体吗?”“一个圆柱无论是从上面看还是从下面看都是一个圆,那么从侧面看这个圆柱是否也是圆呢?”“从各个方向来观察球,我们是不是都可以看到圆这一形状?”同时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还基于学生当前情况而着力将问题数量控制在了合理范围之内,既不会让学生得不到充分练习,更不会让学生疲于应付,而给予了学生充足适宜的独立思考空间,使他们在有益探索实践中慢慢掌握了丰富的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综合素养。
4. 设计优质问题,优化学生数学思考实践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提问教学手段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的优劣极其关键,决定着具体教学活动的质量,甚至还会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根据现实设计优质问题,促使学习任务顺利完成。
例如,为学生讲解《圆柱与圆锥》这部分数学知识时,教师在多个环节应用了课堂提问策略,且尤其在问题设计方面投入了较多心力。首先,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大多都针对课堂教学重难点,而且所有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可思考性和启发性,这样学生就需要主动进行思考,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把握我所讲的数学知识。其次,教师通过简单测验而准确把握了班级学生当前的数学能力水平,接着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就为学生们设计了诸多适用的问题,要求每一个学生进行思考解答。基于此,课堂提问活动科学价值大大提升,学生数学思考实践效果也相应得以大幅度優化,因而最终教师就在学生们的有益配合下顺利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尽可能全面地理解掌握了本课所讲数学知识内容。
总而言之,课堂中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记住所学知识,激发他们的思维并促使其分析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非常重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密切关注课堂问题,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助力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模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钟伟忠.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冷思考[N].发展导报,2018-07-24(018).
[2]戴杰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73-74.
[3]尹静.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N].山西青年报,2018-06-1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