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华伟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穆棱镇光荣小学
摘要:在当前,新课标提出教师要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达成这一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需要能对自己的教学设置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用更加能凸显学生作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开展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来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借鉴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学习科目,学生能否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实现必要数学能力的培养,就直接关系到其后续数学学习的进行。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很多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集中于过去所使用的理论讲授法,其也没有认识到学生主体性凸显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使得学生的能力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并不符合当前新课标所做出的要求。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能认识到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的基本设计入手进行调整,实施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强化预习构建,实现学生自学
自学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也是评估学生综合发展情况的重要标准。具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较为有效的自学,达成课上教学内容的有效准备,这对于其课堂听课的进行是较为有利的,且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学生也可以更好的开展自学,达成相关知识的掌握。但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很多教师并不能实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培养,这使得学生的发展情况受到了影响。为了作出改变,教师就需要能认识到课前预习的进行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作用,并采用更加有效的预习构建引导学生参与到预习之中。
例如,在进行“因数和倍数”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实现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达成学生课前准备的有效进行,教师就需要能设置清晰的预习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化的预习。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课的基本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要求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学习。在本课中,教师可以围绕着“因数”“倍数”两个概念设计问题,使学生进行自学。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有效的自学,教师还可以制作一些用于预习的微课件,让学生使用这些微课件进行预习,达成其有效自学的进行。
二、构建学生小组,引导合作学习
教学方法的调整是实现教学教学优化的必要措施。
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很多教师仍将理论讲授法作为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这一教学实践使得学生的能力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学生也无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为了作出改变,教师需要能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设计进行反思,采用更加有效的方法策略开展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其中学生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究,教师所承担的教学职责由教学的控制者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小组合作教学法相较于理论讲授法,其可以给学生创建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实现其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有效发展,对于学生的发展较为有利。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教学法其基本教学单位为学生小组,相应的,教师能否构建有效的学生小组就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教学法的效果。故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需要能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按照学生的能力发展基本情况进行学生小组的划分。
例如,在进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教学。首先,教师要能联系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对其进行小组的划分,在小组划分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围绕着具体的小组,从本课的基本内容入手,设置学生合作探究环节,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对分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规则进行分析。在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就对学生的探究请款进行分析,作出合适的指导。
三、合理设置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构成环节,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对教学的实际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所开展的教学评价过于强调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析,并没有对学生的基础能力发展做出一个分析研究,这使得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受到了限制。而在当前,为了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要能借助教学评价的进行,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进行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对后续的教学策略措施进行调整,实施更加有效的方法教学。
例如,在完成“简易方程”这一课的教学后,教师就可以围绕着这一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开展有效的学生评价。在其中,教师可以先使用测试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测,明确学生的知识发展情况,而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指明学生所处的发展层次,并结合学生的具体发展,布置后续的任务,促进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是学生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构成,为了实现这两方面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需要能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构建有效的教学策略。若教师可以做到文中的几点,相信教学的教学效果就可以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苏春红.优化数学合作教学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29):61.
[2]朱亚军.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6(08):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