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燕
重庆市巴南区典雅小学校
【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科目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由此,各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充分认识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同时需持续研究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等,提高教学效果。当前我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工作明显存在不足,由此,各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着力为实现高效生活教学进行探索与研究。下面,本文将从实际出发探讨如何优化小学五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题目设置生活化;课后作业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通过将教学与生活有效融合,充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让生活实际融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实际产生联系,在课堂上营造具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氛围,充分锻炼学生实践性。文章主要通过分析与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期望可切实提高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与质量。
一、数学生活化的含义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尤其是低年级基础数学,不仅来源于生活,更是要应用于生活之中。不同于高中和大学所学的专业性更强的高等数学,小学的数学强调更多的是数学的基础应用以及基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既可以说是数学范畴,同时也可以归为生活能力范畴[1]。因此我们说: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同时应用于生活。这就说明数学生活化的含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数学来源于生活。这是说小学数学所涉及的数学问题应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也可以用具体数学这一名词来代指。与之相对的是抽象数学,微积分、高等函数等,具体数学是指更容易理解的更加形象的数学模式。举例说明:去菜市场买菜,菠菜十元一公斤,买两公斤要多少钱?这就是具体数学。这些数学知识和内涵来源于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更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小学数学要应用于生活,学习抽象高等数学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极少的,但是基本的具体数学在生活中处处需要应用。除了日常买卖,大宗货物集散,甚至DIY木工也需要用到立体和平面几何的知识,这些知识从数学课上学得,然后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生活教学策略已经在小学数学中广泛推行,但很多时候价值都没有充分体现,原因在于教师们所采用具体方法与策略缺乏科学针对性。当前小学课本中确实存在所谓“生活化”例子,但大都是“花瓶式”的生活化,即表面设计充满生活气息,但实际内涵仍然非常抽象。所以实际解答上述问题时,学生们并不会联系实际生活,而只会仍停留在解答抽象问题层面,最终自然不会起到切实促进作用。
其次,当前阶段,应试教育仍然具有一定影响力,不利于生活教学。在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背景下,重视成绩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后补习班等屡禁不止,这样,生活化教学趋势往往会更加微弱。
三、教学过程中的方法
1.和课本进行结合
在对于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多么的天花乱坠,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讲述的内容多么的生动有趣,都不能脱离课本。课本是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使学生在对于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辅助手段。[4]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对于场景的塑造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结合书本上的知识,以及书本上提供的例题,结合实际的生活当中的会遇到的情况,引导学生将抽象化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够让学生想象出来的问题。
[5]比如说在进行数学几何体的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比如说平行相交,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结合我们生活的当中实际存在的那些东西来引导学生进行了解,对于数学知识进行记忆,一节真正有内涵的数学课不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讲授的知识点的多少,而是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接受到的课堂知识点的多少。[6]
2.注重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五年级是学生智力形成时期十分重要的阶段,在对于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了解,还应该对于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相关的专业化的科学化的思考能力,形成一种科学思维逻辑。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需要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教学思路,使得在对于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保证课堂的生动性,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使得原本抽象化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的更加的直观,更加的易于理解。举个例子,在对于学生的算术能力进行判断的时候,具体一点来说,在小数的乘法的计算的过程中,简单的数字之间的乘法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举例,结合生活当中的实际。比如说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个相关的情景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思考,计算如何算出答案,如何进行算式的运算。这样也会促进学生对于类型题得了解,对于抽象化的知识点在生活的过程当中实际的应用。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形成较为活跃的思考,形成科学化的思维方式。
3.结合生活实际
在对于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结合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课本对于学生进行教学,还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实际。这样不仅仅能够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易于理解还可以提高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这种方式尤其是在对于学生进行几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使用,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实际的生活当中的问题,这样不仅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还可以将会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将困难的问题简单化。
四、利用实际生活,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只有熟练且牢固的知识才能有效的被学生所应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知识以外,教师还应利用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去巩固以后的知识体系,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以及构建稳定的知识框架。通过寻找课程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原型,进行内容的二次呈现。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以及生活经验,不断的突出数学知识的生活性以及实践性[3]。
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以致用才是数学的价值,新课改明确表明,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为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思维,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因此,将数学知识切实应用于生活当中,才能充分地让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避免通过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大多都只是理论知识的教学,缺乏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缓解,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忽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严重地制约了学生数学思维的發展。因此,基于以上背景,教师必须要转变角色,做好指导者与启发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将知识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情况结合起来,让学生独自解决问题,要避免传统型的教学模式,一味地高速学生答案以及解决方式,以此来锻炼实践以及应用能力[4]。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与深入,知识的实用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自身的知识积累以及实践经验较少,无法理解较为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因此将小学数学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型手段。利用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的方法,可以将抽象化的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以及掌握的同时,还能将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动中,极大地提高我国数学人才的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4):95-95.
[2]田秋香.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J]. 新课程(上), 2016(1):209-209.
[3]杨素, 王淑清.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J]. 学周刊, 2018(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