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辉
陕西省宝鸡中学
摘要:物理本身就是一门离不开实验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够脱离实验而只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的许多概念、定理以及公式都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能够真的相信自己学习的内容,否则有时候学生的内心就会有所疑虑,特别是遇到自己一时之间无法理解的内容心中就会产生质疑的想法,如果学生不相信自己所学习的内容时,又怎么会全身心投入其中,自然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关键字:趣味实验;高中物理;积极参与;辅助理解;动手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如果学生一直在课堂上面听教师进行内容讲解,有可能会产生听觉疲劳,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全程都参与其中,而且虽然每一个步骤都是提前规定的好的,但是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仍旧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状况,这种未知的感觉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笔者本人在本文中就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实施趣味实验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希望鄙人的一些看法能够为浏览本文的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一、引发学生积极参与
物理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在物理中学生能够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但是有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却完全感受不到这种乐趣,他们只看到了背不完的概念和一堆无法理解的公式,所以在课堂上更多的时候都是默默的听教师讲解,也很少有主动和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但是实验的过程中无论学生理解或者是不理解,至少都能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而且有时候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瞬间就明白了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是什么了。
例如,在学习“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电的存在,小到一个照明的灯泡,大到天上不停运转的卫星,电力的发现是一个跨时代的壮举,它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捷之处,为了引进这一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先从之前学习电流时一些基本概念讲起,然后将话题引到什么是感应电流的话题上面,之后教师可以拿出一个铜线圈、一块两极磁铁和一个电流表,用电线将线圈和电流表连接起来,此时会发现电流表上的指针还是在初始位置,也就是说整个通路中没有电流,然后用磁铁在线圈中来回晃动就会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开始进行偏转,也就是说通路中产生了电流,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在实验中提示学生将磁铁放到线圈中不动的时候会不会产生电流,用这样这一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辅助记忆理解知识
书本上的内容都是别人经过自己多次实验发现的结果,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亲身参与过整过过程,所以当学生看到一个定理的时候很难想象出这句话背后隐含的含义是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然也就无法真正的掌握这个知识,理解是学生能够进行运用的前提,学生只有真正的明白这个原理,才能够在书本之外的真实情况中灵活运用,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模拟这个定理发现的过程,更容易看到整个实验的来龙去脉,对于学生理解记忆方面有很大帮助。
例如,在学习“分子的热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时,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用肉眼看不到的细小分子,而且许多物质也可以分解成无数个细小的分子,这些分子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时时刻刻进行着运动,就像我们看着杯中的水是静止的,但是其中有无数的水分子在运动,但是在宏观上整体是静止的状态,物体的存在状态分为液态、固态和气态,他们之间的相互渗透物理上称之为扩散,本节课学习的第一个内容就是影响分子扩散速度的因素都有哪些,首先教师可以拿出两杯水,一杯是冷水而另一杯是热水,之后将同一瓶墨水中墨水分别滴一滴到两杯水中,然后观察墨水在两倍水中的扩散速度,学生会发现明显热水中的墨水扩散速度要快于冷水中的。
三、锻炼实际动手能力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较多,许多学校为了节省学生的精力,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本知识的巩固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取消了实验这一个环节,在教师看来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只不过是按照书本上的流程进行一遍,这些内容在上课的时候就已经讲过一遍了,所以也就没有必要让学生再花费时间进行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了,但是实际上让学生听一遍或者看一遍都没有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一遍的效果更好,所以这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这一部分内容时,物体的不同状态本身拥有的能量不同,所以从一个状态转换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中也会有能量的改变,从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这个过程中,物体所包含的能量逐渐升高,整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吸热的过程,反过来就是一个放热的过程,在这一部分内容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关于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设计一个验证实验,有的学生就会想起生活最常见的冰块融化的过程,想要让一个冰块融化就要对其进行加热,加热之后的状态就是液体,继续加热又会变成水蒸气。
总而言之,一个活泼有趣的课堂不仅能够让学生乐在其中同时让能够调动教师的情绪,大家都觉得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一个课堂上面教师就是主导者,所以教师永远都是在不停的讲话,将自己脑海中的知识以语言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但是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如果全程都没有学生搭理自己,可能教师自己也没有继续讲下去的动力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除了出于为学生负责的责任感,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教书育人带来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黄洁,张玮.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04)
[2]韦叶平.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J].物理实验,2012,32(03)
[3]陈静.探析趣味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1):176.
[4]袁祺开.趣味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高考,2019(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