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花
滨州市滨城区逸夫小学,2566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初衷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更高级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师生互动的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范围,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有必要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对各种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活泼开朗的个性。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应从小学生的特点入手,充分发展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师生互动活动,营造一种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有效互动教学模式的目的
(1)一起讨论数学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将使用灌输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学生由于学习被动性而产生排斥学习数学的心理。数学老师使用交互式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以使学生改变他们被迫学习数学的观念。因此,在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时,教师不能强迫学生接受所教的知识,而是将有趣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引导他们共同探索数学问题。
(2)平等交换数学问题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不平等使一些学生对学习数学有错误的认识。这些学生要么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要么就没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与老师平等。数学老师是学习的指导和帮助者,学生本身是学习的主体。
(3)有效地产生数学知识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数学老师会告诉学生很多数学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引导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数学系统知识的方法。通过使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将与学生讨论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知识结构是否存在缺陷,学生可以自行弥补知识体系的不足。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最终将所有已经理解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并可以形成一个有序的数学知识体系。
2.在数学课堂中促进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方法
(1)打开教室,并扩大创建的互动空间
素质教育旨在使学生以生动,自主和和谐的方式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不应仅限于课堂,我们必须不断超越书籍,超越学科,脱离课堂并进入生活,以便学生能够将数学与生活教育融为一体,更广阔地学习世界。例如,在教授了“百分比申请”之后,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些实际的作业:“分组研究调查手机账单的信息,然后进行交流。”学生团体交换并交回调查表后,教师可以使用他们调查的信息,与他们一起解决数学问题:王大叔使用的手机套餐每月基本费用为15元人民币,市内通话费为每分钟0.20元,市区外通话费为每分钟0.6元,所有被叫都是免费的。计费方式为每月总通话费=基本月租金+通话费。问学生:“ 1月份,王大叔在市区花了120分钟,在城外花费了60分钟。王大叔本月要付多少钱?2月,王大叔总共花了250分钟玩游戏,花了105元打电话。王大叔这个月在市区玩几分钟?”在调查,交流,汇编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特别受激励。他们通过现场调查,电话咨询和在线查询了解了有关手机收费的信息,明确整理所获得的信息。在交流过程中,各小组在准备工作时热情洋溢地讲话,并对他们的调查结果充满信心。当使用调查信息来汇编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仍然具有很高的兴趣,每个人都在争相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体验数学的无限魅力。这种开放式学习使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充满生机。
(2)丰富互动形式,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可以帮助学生集中和梳理互动中的知识。它是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互动形式,但它并不是唯一的互动形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课堂互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尽管它不具有师生互动的指导作用,但它可以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思维并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丰富课堂中的互动形式,并在课堂中采用适当的互动形式,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厘米”课程时,教师可以在学生中组织一些测量活动,以帮助学生在交互过程中更快地了解知识。首先,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准备一把长尺。在课堂上,老师们组织同一张桌子来衡量。例如,学生可以拿出自己的橡皮在同一张桌子上进行测量,然后拿出自己的铅笔在同一张桌子上让同学进行测量。几轮之后,老师可以邀请一组同学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这些对象的长度是多少?在学生回答时,老师可以为学生穿插解释“厘米”的定义。然后,教师可以继续组织学生测量彼此的身高,并邀请一些学生分享自己的身高。我相信大多数学生的身高超过一米,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和“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来解释“米”的定义。在学生基本理解之后,老师可以继续组织学生测量彼此的头发长度,手指长度等,以帮助学生通过测量交互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3)创造教学情境,增加互动环节
根据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些合适的教学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调整自己的思维并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展现自己的状态,从而使教师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强化教学方法,灵活地为学生创造课堂环境,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第二卷中的“元,角,分”时,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这三个人民币单位,并能够灵活地使用它们。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为学生创造情境,以促进学生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首先,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人民币,例如“一元钱”,“一角钱”和“一分钱”等,并用这些人民币向学生解释“元,角,分”。在学生对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基本了解之后,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生活情境。如果班级是小型超市,则老师将是销售员,学生将是顾客,并且要求每个学生用纸做一些代表一元和一角钱的模拟硬币来进行情境活动。老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卖什么,然后邀请学生成为客户。例如,如果第一个学生想购买老师持有的长尺,老师可以告诉学生长尺的价格是几元几分,然后要求学生用模拟钱付款。教师组织学生在超市环境中进行购销活动,使学生可以通过师生互动以及学生在模拟情况下的互动来掌握“元,角,分”的知识,并可以灵活地使用它。
(4)设计数学活动,完善师生互动
由于年龄特征,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他们的缺点,例如学习经验不足和基础薄弱,他们在回答数学问题时缺乏严格的逻辑思维。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主题为课堂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数学环境下完成主动学习。例如,对于更多的数学计算问题,老师可以在教室里为学生创建某种购物商场或超市的交易情况,让学生扮演销售员和顾客的角色,并模仿商品交易的行为。对于计算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习到的数学理论知识来共同完成数学计算。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也很多。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重视并善于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就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应重视概念中的师生互动,还应处理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指导师生互动过程。在师生平等的前提下,两者之间平等对话,建立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数学“学习社区”,使师生互动真正得以实现,课堂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王彩云.教学生活化,课堂互动化: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6(27):158-159.
[2]张禹.浅谈互动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7(2):234.
[3]王义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12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