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玲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内坑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是学生在小学阶段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基础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教师更需要积极配合新课改理念,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理念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转变,紧跟新课改理念的步伐,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来,使教师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以新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质量;教学效率
以往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比较老旧,不适合新时代发展下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下降,无法达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中的氛围把控也是比较随性的,活跃不了课堂中的氛围,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提起兴致。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教师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有效的办法,如果不能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就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磨殆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不断推进实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于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把“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思想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来。
一、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能力下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有些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同步进行更新,使得这一类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相较于滞后,无法在教学中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不能达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就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很好地吸收课堂中的知识,更不能全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学习能力下降,学习成绩下滑的现象。根据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对教师定期做一个“随堂听讲”,帮助教师找出课程教学中的不足。
(二)教学过程中忽略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使得学校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把这样的教学理念与课堂相结合起来,只是一味地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从而导致没有教师没有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不仅会拉低教师的教学质量,还会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根据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引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以此达到全方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三)教学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但是教师在课堂的讲授过程中,一直引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内容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找不到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点,从而降低了学生在课堂钟会的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教师的教学侠侣下滑,使得教师不能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开展新颖的课堂活动,营造出一个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将“以老师、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成“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学校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育进行“随堂听讲”,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素养。
例如,学校每一个月组织学校中对新课程改革理解较深的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进行“随堂听讲”。这样让“听课”的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及时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课后学校组织研讨会,就在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其他教师的积极讨论和反映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及时更正教学理念,再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这样的“随堂听讲”模式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迎合着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更好的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二)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很难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起来,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点,从而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下降,无法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开展新颖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小组合作等对课堂内容进行讲授,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比如教师引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想象空间和想象力;或者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写作能力等等。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教师才能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例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这一节课中,教师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准备教学课件,并展示“盲人摸象”这个故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的集中力投入到课堂中来,更直观的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的各个面。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将课本的知识讲授给学生,还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起来,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开展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的主体性展现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助加强学生思维空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该开展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课堂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轻松、快乐。积极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融入到教学课堂中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千克、克、吨”这一节课中,教师准备出天平和砝码等测量工具和课堂中需要的测量物体。教师测量完以后,发动学生,让学生们对想要测量的物体进行测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学生通过课堂中的实践活动,会使学生对“千克、克、吨”印象进一步加深,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教师不仅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还使得学生在综合能力素养方面得到更好地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当教师发现自身的教学能力不足以供应学生的教学需求时,教师应该及时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加强自身的教学技能,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努力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来,既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又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素养,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郭文锋. 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 (014):49-50.
[2]何欣桐. 关于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 好家长, 2018, (039):147-147.
[3]王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12):17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