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环境下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24期   作者:薛映峰
[导读] 初中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以及未来更深层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薛映峰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第一初级中537100
        初中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以及未来更深层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升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学生良好创新思维和意识的生成,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好的状态面对未来的挑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的教学经验,针对素质教育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展开了一番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教学
        素质教育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能力。因此,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并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内在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顺利改革,全面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价值。
        一、布置开放性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然而长期以来,课后作业的布置方向和内容都是围绕着学生解题能力、计算能力等应试技巧的提升,却忽视了课后作业所具备的开放性的特征,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个性品质等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为了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更好地发展,教师应当全面应用教学的每一个必要的环境,积极布置开放性的课后作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带给学生更丰富的数学学习体验,使学生有机会、有方向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提升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调查你的家庭成员的近视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是先天近视的、还是后天造成的近视,以及后天近视的原因和年龄,之后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调查附近邻居家庭的近视情况,将调查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谈一谈你的感想,制作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这样,通过一份开放性的课后作业的布置,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从而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并且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使学生了解到日常经常忽视的一些信息,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意识和能力。在学生提交了作业之后,我又利用课堂上少量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从而使学生相互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借此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促进了学生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积极开发各种途径的教学资源
        现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我们教师必须用开放的目光看待教学的问题,不能将目光仅限制于教材中少量的数学知识上,而是应当积极开发利用各种途径的教学资源,扩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数学学习体验和感受,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从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学生家庭等途径中提取出有教育价值的数学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和完善,提升教学质量,并促进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顺利改革。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我从网络上搜索到了与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实际应用有关的视频资料,为学生介绍了“保证列车正常运行的车钩锁”这一知识:连接两节车厢的是一种具备特殊结构的车钩锁,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车钩锁以折叠的平行四边形的结构存在于两节车厢之间,以动态的变化方式保障列车的正常运行。

这样,通过制作精良、讲解详细的视频资料的引入,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明显提升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并且使学生了解到了平行四边形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价值和用途,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建模、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有重要的帮助。教师在开发各种途径的教学资源时一定要充分地考虑初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特征,积极用充满趣味性和实用性统一的素材作为教学资源,从而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化需求,并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灵活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和要求也在不断地扩大,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竞争意识等内在的素养。因此作为培养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初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哑巴课堂”的困境,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多说、多做,有机会能够表现自我,从而促进学生各种内在素质的发展,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几何文化的魅力和应用,我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一场“创意比赛”。首先,我将学生进行了分组,让学生以三人或者四人的方式展开探讨和设计,将自己现在所学的轴对称知识和以前学习过的三角、平行四边形等各种几何知识都运用起来,融合到一起设计作品,可以用手绘或者剪纸等方式呈现出最终的作品。这样,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大大提升,并且努力回忆起自己过往所学的几何知识,积极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和创新思维、合作意识等基本素质。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教师要做好辅助的工作,给予学生适当的意见和鼓励,使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和探索的乐趣,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长期以来,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都占据了初中数学课堂的主要地位,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态度越来越消极,只会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教师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发挥学生主体优势的重要性,只有学生主动接受的知识才是深度学习的知识,学生也才能真正地掌握好这些知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改变初中数学课堂的现状,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带动学生的思考和行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这一节内容时,我组织班上的学生来了一场“创意比拼”。首先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探讨,通过探讨设计作品,将自己学到过的几何平面知识、几何立体知识、轴对称等内容“糅合”到一起,展示自己的创意。并且,我还给学生推荐了多种制作作品的方式,如手绘、剪纸等,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动手能力。
        总结: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思想带来的功利心理,促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并不是应试教育方法的完全推翻,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关联,将素质教育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教育改革的顺利发展,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价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左桂花.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
        [2]窦红伟.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