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马井镇吴老家小学
摘要: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人民逐渐开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所以追求事物的效率就成为了当代人民所共同的向往。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根据自身所从事职业的角度思索如何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并且如今正值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教育背景下,是不可多得的良好时机,所以做出创新教学策略的实际行动势在必行,让我们尽自身的最大努力为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增添一份助力。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新课改背景下主动去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策略落实到课堂实践活动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实现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以及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发展。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从事小学数学教师这一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国家综合国力得到大力提升的新时期,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资源也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丰富,特别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教师展开教学实践活动的得力助手。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更要以实际行动去提升自身应用信息技术这类优质资源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降到最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到课堂当中,以求通过合理的引导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顺利实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图形的运动(二)》这一节时,首先,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出示了各式各样的轴对称图片,以美观的图片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了新课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初始阶段感受到了数学所具有的魅力。然后,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引导学生探索了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指导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后,老师做了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交流了在信息技术所创设直观情境下学习数学知识的感受,旨在希望自身能够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更大程度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学生具有更加全面的进步与成长。这样,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授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难度,也为学生学习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增添了自信,从而充分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而问题则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媒介。但是有部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所应用到课堂上的问题情境往往会出现过难或过多的现象,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懂得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以求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沉浸在探索数学问题的海洋当中,再以有效引导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助力学生爱上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实现学生探索问题这一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可能性》这一节时,首先,教师对学生提出了做摸球游戏活动的建议,得到了学生的强烈响应,进而对学生明确了游戏活动的要求,对学生提问道:“在摸球之前,大家能不能确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第几次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从而使学生产生了思考,板书了“不确定”三个字。然后,在摸球过程中就摸球结果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探究了可能性的大小。
之后,教师以扑克牌为背景设计合理问题情境,要求学生自行进入到探究问题的过程当中,旨在活跃学生的大脑思维,进而通过学生的解题成果帮助其做了知识反馈,帮助学生认识了一定和不可能,使学生有了对“可能性”的充分掌握。最后,教师根据习题引导学生做了总结,使学生懂得了可能性即为不确定事件,而一定和不可能代表了确定事件,进而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初步培养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从而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三、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不少新的要求,而融入生活元素于课堂教学之中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从事小学数学教师这份职业,应对数学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研究分析,确定以及肯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联系实际生活授课,让学生及时发现数学是十分具有学习意义的一门学科,以求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完成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绽放小学数学精彩课堂的目的。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小数的意义》这一节时,首先,教师以实际生活中各种运用的小数的实例为话题,与学生做交流互动,主动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然后,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就长度单位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让学生认识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的进率,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积极参与了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和知识迁移能力。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一同总结了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认识到了学好小数、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意义,进而安排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现实价值,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最终以恰当的引导方式使学生具备了将所学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充分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的精彩绽放。
四、展开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教师的教学思想受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影响所发生的变化是极大的,广大教师对游戏活动在课堂中的开展也有了全新的看法。因此,身为新课改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肯定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展开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下享受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过程,让学生能够对所学数学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从而达到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这一节时,首先,教师将学生进行了三三分组,通过指导学生做一些游戏动作,在游戏中使学生了解了三角形的组成部分,帮助学生认识了三角形,也让学生的大脑思维在游戏活动中充分活跃了起来,使学生理解了三角形高的含义,此时课堂上也形成了宽松、愉悦的气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了三角形高的本质意义,提高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让学生体验到了几何图形的生成,增强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热爱。最后,老师做了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
总而言之,时代的进步肯定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而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理念也为教师展开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把握好新的教育时机,在借助信息技术、创建合理问题、联系实际生活、开展合作学习、展开游戏活动五种教学策略的基础上继续做研究分析,争取创新出更多能够牵引学生积极学习情绪的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获得最理想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施建国.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73.
[2]田桂军.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现代交际,2016(1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