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华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福和希望小学 511375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逐渐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并已成为帮助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也已成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将使学生从传统的“静态”课堂中解放出来,通过声音、文本、图像和视频等多维综合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感官思维,将抽象的数学课堂转变为轻松和谐的教学课堂。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总??结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优势,以及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在校园和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是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必然趋势,是时代和教育改革的标志。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如视听技术等)来组合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以更直观地显示抽象的数学公式,定理和复杂的数学图形,此外,还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学模型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丰富了数学课堂的内容,提高了数学教学水平,增强了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技术感,拉近了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创新以及认知法则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1多媒体课件的直观高效性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高效特性创建数学教学情境是一种相对实用和流行的方式。它可以以图标或视频的形式显示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教学方式具有浓厚兴趣时,他们将对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心理需求,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快,更有效地进入情境式数学课堂。根据情境教育的原则,营造一个充满美丽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对客观情境有特定的感受,激发学习热情,尽快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充分发挥其潜能。
1.2多媒体的灵活性和动态优势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和实际的教学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模式,将静态的知识转换为动态的学习,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科书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可能是一幅或几幅静态的图画,多媒体表达的形式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并且可以显示放大效果。教师还可以按顺序演示动态效果。可以说,多媒体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将学生的想象力变为现实。
2.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1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感性意识大于理性意识,因此有时候很难理解数学教科书中的抽象知识并形成理性的数学思维。尤其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数学老师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即老师会大概讲解相关的数学知识,然后为学生安排大量的习题或试卷进行巩固。这样“灌装”教育会导致学生根本没有理解数学知识,也很难用学过的知识来回答数学问题,而且大量的练习也会使学生感到压力和沮丧,从而形成逃避的心态并排斥数学学习。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图形,文字或动画,并以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对其进行教学,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还会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视听技术展示数学知识和技能时,学生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问题和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达到高效数学课堂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角度的初步理解”之前,教师收集了大量有角度的和无角度的图片,将它们制成左右对比的形式,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以便学生观察两张图片之间的区别。在观察过程中,学生发现左侧的图片具有边缘和角,而右侧的图片则更平滑。然后,作者通过多媒体播放了动画片“海绵宝宝”,并要求学生在动画中寻找类似于左图的图形并观察它们的相似性。在观看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许多东西,例如海绵宝宝的身体,桌子,椅子等,都有边缘和角落。在学生对拐角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可在黑板上列出下拐角的不同名称以及大小的差异,然后让学生自己绘制拐角。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形成了对角度的初步印象和思考,并通过自己对角度的理解和基本的数学思维来画出任意一个角。然后,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与学生一起玩游戏。这样,通过多个教学环节的讲解和阐释,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掌握与角度相关的知识,并形成基本的角度数学思维。
2.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归根结底,小学数学学习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正确,俗话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见,小学数学与现实生活有很多紧密相关的东西。教师可以灵活地将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引导学生除了掌握课堂学习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会如何解决实践问题,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例如,当教师讲解“ 100之内的加减法”一课时,首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个市民去市场购买食物的视频,显示了市民在购物过程中使用的加法和减法。在学生有了初步概念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讲解加减法的基本算法,并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个小型游戏“虚拟市场”,使学生可以在小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交易。有的充当“菜农”,有的充当“鱼贩”,有的充当“买家”,让学生在虚拟交易过程中感受100以内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播放和游戏环节的设计,学生在玩耍的同时熟练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正确用法。
2.3应用多媒体分享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在课下复习旧知识
多媒体技术具有复制信息和传播信息的特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自己在讲课过程中所使用的课件、补充的材料或是相关的例题等作为课程资源整合起来,并经过加工之后将这些内容制作成一个电子文档,然后通过网络平台将其发送到班级的共享群中,以此作为学生课后复习的参考和依据使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对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由此在提高其复习积极性的同时进--步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2.4 2.运用多媒体设计微课教学模式,进一步降低教学难度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因此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难点,此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手段来为学生设计一份相应的微课课件,将该部分知识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进一步降低授课的难度,从而在克服困难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例如,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圆柱和圆锥)这一课的内容时,就可以将“圆柱的表面积”作为教学重难和难点制成课课件,用具有导向性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概念,回想长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再指导他们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整合到一起,进而帮助他们掌握完整的知识,以便捷的方式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并有效突破了难点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传统的小学教学方法相对简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对数学学习活动的热情降低。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预先设计课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视频,音频等方法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大教学能力,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尹凤鸣.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15,21(24):164-164
[2]王雪焕.有效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3(12):161-161
[3]王秀萍.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20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