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蕊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南中学255100
摘要:学生的个体性思维不同、学习经历不一,自身的知识学习水平因此会有所不同。应对学生的不同性,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将分层教学法进行有效的应用,以使得学生做好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接收到分层次的教育,促使学生的数学水平获得发展和提升。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方面研究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希望能够助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进行知识学习的承上启下的阶段,此时的学生需要做好知识的学习,即需要巩固好所学习的知识,又需要更好地应对之后的知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承担起属于教师的职责,紧紧抓住学生所处的阶段,将分层教学法进行有效的应用,以指引学生做好数学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所接受到的教育更具备针对性,让学生因此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思考,以供参考。
一、综合评价,学生分层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有效展开分层教学法,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学生具体情况,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做好对学生的分层。
笔者实施分层教学法时,笔者便会对学生做好分层,建立比较好的分层评价体系。笔者会采用“一主多辅”的分层理念,对学生进行合理性的分层。首先,笔者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分层依据。为了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划分,笔者会多多研究学生的数学试卷。其次,笔者会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作为辅助性的分层依据,会多多研究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以这些综合性的素材作为依据,笔者会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有潜力生这三个层次。这样,分层教学法便会依据这些不同的层次,有效展开教学,学生也因此能够做好知识的学习,增强自身的学习水平。当然,毕竟学生的学习水平,会依据自身的知识学习情况,而发生一定的改变,自身的学习态度,也会依据自身的认知,发生一定的改变。因此,笔者所划分的学习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两月,笔者会重新对学生进行评估,并会依据学生当下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重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学习层次的划分。这样,学生所处的学习层次才能够更为科学,从而能够为笔者所实施的分层教学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对当下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情况进行充分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对学生的层次的划分,从而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因此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正视差异,因材施教
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需要正式学生的差异性,依据学生所存在的差异,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法。这样,学生便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客观性地认识自己,比较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学习,自身的知识学习效果则因此能够获得有效的发展。
笔者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便会从多方面展开分层教学。如,在进行互动教学时,笔者会做好分层。一般而言,学生的学习水平是根据其自身的思维而息息相关的,一些学生难以解答出正确的答案,往往在于思维力。因此,在进行互动教学中的问题提问时,笔者会依据学生所处的层次,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问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接受到笔者不同难度的问题,能够尽自己所能的进行问题的解答,使得学生准确解答出问题的可能性更高,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能够获得有效的的发展和提升,使得学生的思维也因此能够获得有效的训练。再比如,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时,笔者会尽量地重视分层教学法的实施。一些学生的记忆力比较弱,需要在课后作业中,多多进行基础性的知识的记忆和学习。
一些学生记忆力强,理解力也比较的高,再进行简单性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浪费时间的,便需要接触到比较难得题目,学习比较新的知识,并发展自身的能力。因此,笔者便会依据学生所处的层次,为学生设置不同的课后作业,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使得自身做好知识的学习,让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直面当下学生具体性的学习情况,有必要多多了解学生所存在的学习差异性,直面学生的差异性。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具备不怕麻烦的精神,多多关注教学的多个环节,在多种多样的环节,有效展开分层教学法。这样,学生 才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接收到更好地教育,自身也能够做好知识的学习。
三、了解教学目标,做好分层
初中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直面当下学生所存在的差异性,应该充分了解所教学的章节数学知识的教学目标,并依据当下学生所处的学习层次,为学生设计比较分层化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逐步地达到教学目标,以让学生逐步地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如,在讲授“一元二次方式”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便会明晰本章节的教育内容,向学生布置分层化的教学目标。处在有潜力层次的学生主要是详细地了解一元二次方式,能够掌握有关于用配方法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用公式法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用分解因式法解决一元二次方式的基础性的知识,促使学生明晰其算理,掌握比较理论化的知识。处在中等层次的学生,则需要在同样的时间内,即需要掌握基础性的知识,又需要掌握应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算式的能力。优等层次的学生则需要接受到笔者一些比较生活化的应用题,有效利用所学习的本节的知识,灵活性地解决一些应用题。当然,在学生完成属于所在层次的任务后,笔者便会指引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冲刺,以使得学生对相关的知识有更好地了解。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有必要着眼于当下的教学目标,有效展开分层教学法,促使学生做好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对应的学习目标,使得学生能够因此逐步地提升自身的能力。
四、注重反馈,创新模式
任何的教学策略的应用,都会因为其所应用环境的特殊性,而发生一定的作用的改变。应对这种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法时,应该尽量地重视所实施的教学法的反馈情况,并会根据比较实际性的情况,有效采用比较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指引学生做好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获得发展和提升。
笔者在实施分层教学法时,会在应用了一段时间后,明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评估自身所实施的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当然,除了客观性的认知自己的教学手段,笔者还会多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笔者所实施的教学手段的看法。依据学生所说的内容,笔者能够明晰学生主观性的感悟,以此能够依据学生具体性的学习需求,将自身所实施的教学策略进行合理性的调整。如,在展开分层教学法时,笔者发现单一性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会使得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性越来越大,且学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应对这种情况,笔者便会将自身的教学策略进行一定的创新,会尽量的将小组合作教学法有效应用到教育中,促使组内的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差异大,让学生能够进行优势互补,以此逐渐地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在互帮互助中逐渐地消除学习水平的差异性,让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够更高。
综上,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承担起属于教师的职责,需要多多关注当下学生的发展水平,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将分层教学法进行有效的应用,以指引学生做好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水平,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青.初中数学班级内分层教学的实践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08)
[2]陈小华.新课程理念下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探索,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