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秋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渤海小学
摘要:新课改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下的不断推进,广大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并致力于以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而非单方面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认清自己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崭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阶段,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对学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当代社会环境下很多人都在关注数学的教学质量。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将从事数学教师这份职业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以有效的教学策略带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以愉悦的心情将数学知识内化于心。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京遗憾,对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作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问题是发展学生学习思维,提高学生逻辑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更是数学学科教学中无法缺少的一个环节。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重视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对教材内容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以合理的问题进行导入,把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出来,从而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以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在新课改背景下达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倍的认识》这一节时,首先,教师在课件上分别展示了2根胡萝卜、6根红萝卜和10根白萝卜,让学生根据这几根萝卜尝试提出数学问题,由此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进而让学生思考红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了新课。然后,教师通过改变萝卜的根数重新提出数学问题,加深了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提升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之后,教师以随堂检测的方式让学生做了巩固练习,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基本素养,进而通过有针对性的反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倍”的本质。最后,教师做了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教师通过以合理问题进行导入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在新课改背景喜下充分达到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应用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众所周知,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将现实生活与教育教学活动做有机结合也是新课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教师重点提出的教学要求,而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进,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融入生活元素已然成为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而有的数学教师沉浸在当局者迷的禁锢之下无法走出,使得数学课堂当中缺少了生活化的气息。须知,数学作为一门和现实生活关联度极高的学科,在课堂上应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所取得的课堂教学效率定当不凡。基于此,作为有着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该当仔细研究教学内容,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应用生活情境于课堂之上展现数学知识的学习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可以拥有学以致用的能力,最终达到以生活情境教学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节时,首先,教师对学生说道:“我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日益加深加厚,如果有同学存在着观察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习惯,不难发现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所以咱们不妨就地取材。
”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了数学教材的封面面积、教室门的面积、教室的面积应该用什么样的面积单位合适,从而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而在课件上呈现了“鸟巢”的画面,揭示了本节课的课题。然后,教师给了学生自学“公顷”这部分内容的时间,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初步了解了学生对公顷的认识,进而要求学生思考1公顷到底有多大,“公顷”和“平方米”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于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了教材内容,让学生说出了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又通过在课件上展示足球场、天安门广场使学生更加深入的领悟了公顷的意义。之后,教师在学生已有数学知识的储备上引导其认识了1平方千米,使学生知道了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关系,又以随堂检测的方式了解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有针对性的做出了知识反馈。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过的面积单位做了从小到大的归纳,使学生对这部分学习内容形成了系统性的认识,进而组织学生交流了在本节课中得到的学习收获。这样,教师通过应用生活情境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认识到了数学知识的学习价值,有了对本节数学知识的充分认识和理解,提升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于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切实在生活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下达到了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应用游戏情境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析,游戏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能够使学生在经过游戏化的和谐课堂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吸收知识,改变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枯燥事情的错误认知,是目前教育环境下十分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基于此,作为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及时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融游戏情境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当中,以游戏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从游戏中丰富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在游戏情境教学法之下顺利完成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任务。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这一节时,首先,教师开启了一个数字游戏,即在黑板上贴出了小长方形的卡片,组成了两组数据,一组三张卡片,另一组四张卡片,对学生说道:“黑板上的这些卡片可并不一般哦,每张卡片后面都藏有一个数字,如果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你们会觉得哪个整数比较大呢?如果老师在两组数的中间都点上小数点,又是哪一组大呢?”由此得到了学生并不统一的回答,以解决学生的分歧为目的引入了新课。然后,教师在课件上出示了某班几名学生的跳远统计表,让学生观察比较如何将他们的跳远成绩进行排名,从而使学生产生了思考,引导学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有了能把两个以上的小数按大小进行排序的能力。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到了课堂初始环节时的游戏,借助游戏对学生提出了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做了思索,在游戏中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加深了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交流在游戏体验中得到的学习收获。这样,教师通过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应用游戏情境教学法于课堂实践活动当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在游戏之中渗透了比较数学思想,让学生的比较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还帮助学生感悟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充分完成了在游戏情境教学法之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任务。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下,我们结合教育教学的真实情况,以及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去创设新颖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施建国.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73.
[2]张德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转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