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24期   作者:张庆宾
[导读] 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有助于促进人类进步和技术发展,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世界、了解生活。
        张庆宾
        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中心中学  ?250115
        摘要: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有助于促进人类进步和技术发展,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世界、了解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物理知识已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家庭用电、信息通讯、工程建设等方面,有效开展物理教学,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实施重点。但在当前教学培养中,大多数教师未能采取科学的指导策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益难以保证。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不断提高,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要来源。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兴趣是每个物理教师都应考虑的重点问题。同时,初中物理是初中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其学科内容与日常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形成一定的认知架构,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从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具体策略两个方面出发,对物理课堂的实效性进行分析。
        一、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
        1、教学资源过时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存在运用“老套路”“旧方法”的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沿用以下步骤:首先,让学生预览某个主题的内容,然后,由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解释,最后,在课堂活动中进行一些巩固练习或例题讲演。尽管这种教学方法从表面上看似合乎逻辑,但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教学资源有限、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拓宽学生的物理视野,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落后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教师常常关注学生成绩和错误试题,缺乏多样化的知道方法和教学策略。同时,部分教师依然采用单向的输出方法,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进而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对于某些知识点、解决问题的公式和方法,缺乏详细的解答和过程讲授,盲目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尽管学生在考试中记住所有的公式,但其实际的应用能力较差。此外,部分教师通常运用课堂问题来测试学习效果,对学生而言,提问过程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师生之间的沟通质量,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难以保证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
        3、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集体学习和认知成长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差异现象。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充分注意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情况,依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而导致学生个体与整体之间存在不和谐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发展。
        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具体策略
        1、运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活力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已成为重要的辅教工具。多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其多媒体的使用也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极大程度上强调了学生的主导地位,使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优化教学、提升质量的目的。如在“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教学中,本节是关于无线电广播、电视以及移动电话工作过程的内容,由于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对此,我将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如电视节目、移动通讯、广播电台等,并引导学生对“广播、电视的图像和声音是依靠什么来传送的?”“无线电信号是如何发射的?又是如何接受的?”“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等问题展开探究,加深主体理解。

通过图文并茂的课堂学习,不仅能提升课堂的学习活力,还使学生的认知领域得到拓展。
        2、结合实验,提升学习效果
        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单靠教师的语言讲授,难以使学生理解其知识内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关实验,以直观的实验引导学生的理解,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中,本节主要学习声音的产生以及传播等内容,并引导学生对“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等内容进行掌握。为使学生能够正确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对此,我采取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声音的产生方式以及如何传播,并了解我们如何听到声音。同时,我将组织学生体验声音的不同,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然后设置不同的模拟环境,使学生通过连续的实验探索,收集并整理实验结果,得出有关实验结论。随后,我基于学生的实验结果系统地向学生解释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通过实验教学的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声音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利用微课,培养自主能力
        微课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一个教学形式,以其内容精炼、时间简短等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将微课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课堂主体的导向目标,还使学生在重点问题的把握和理解上得到加强。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有效组织学生观看和学习,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机械效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的形式,组织学生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像,进一步了解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知道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归纳和表达,如“机械效率的特征”,“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之类的问题,有助于养成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的好习惯,从而有效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
        4、趣味教学,丰富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所产生的课堂效益也有所不同。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融合与创新渗透于课堂之中,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保证课堂活动的实施效果。初中生具有爱玩灵动的特点,对僵化而单一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抵制和厌恶感,这给物理教学带来了困难。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物理知识的渴求,施以有趣的教学活动,则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运动描述”的教学中,我提前准备几张卡片,上面写着几座建筑物和交通工具,以“我的眼睛你的眼”为主题的游戏活动,邀请四位学生到讲台上领取A、B、C、D抽奖牌,然后,邀请另一个学生到讲台上,让该学生描述其他学生的运动方式,例如:超市A、出租车B、学校C、公共汽车D,该学生使用A作为参考来描述学生B、C和D是在移动还是静止。经过两轮游戏式的学习体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简而言之,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会,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制定适当的教学策略。同时,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组织小组合作以及利用现代技术,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科发展。此外,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高度重视物理学科的作用点和优势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学生的探究意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组织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习枝.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下旬,2017(8):127.
        [2]韦柏文.新时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中外交流,2018(31):208-209.
        [3]王国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组织的策略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18):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