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娟娟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实验小学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认识到,开展德育教育,能够从小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实现精神层次的提升,成为更加优秀的少年儿童。因此,教师应重视德育教育。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措施;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承受着很大的学习压力,教师的教学重点也在于让学生吸收更多的学科知识。但是素质教育推行以来,教师开始转变了观念,认识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希望学生能够具有更好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能够实现长远发展。
一、结合日常教学,渗透基本规范
德育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吸收,并且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产生行为上、思想上、观念上的变化。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让学生能够主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思想上实现进步,从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实现发展。
例如,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跑神,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提醒,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改正。在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渗透,让学生透过各科知识的学习,感受到不同领域专家和学者持续不懈的努力、探究精神,受到思想上的震撼,从而也能够产生不断学习、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精神上的指引作用。通过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对学生的行为和观念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贴近学生需求,解决成长疑惑
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进入社会,也刚开始学习各科知识,他们面临的问题很多,对于很多事物都存在着迷惑、不解的情绪。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就无法获取正确的观念和态度,从而无法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影响了学生的提升。因此,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感受学生所面临的困惑,结合学生的需求来进行问题解决,从而使学生能够实现更好的成长。
例如,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学生感觉非常疑惑:为什么有的同学毫不费力的就能获得好成绩?为什么有的同学非常受到大家的喜爱?我告诉学生,虽然我们看到成绩好的同学好像毫不费力的就能考很高的分数,但是我们没看到他在背后默默努力的样子。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够发现,这些成绩好的学生大部分在课堂上非常集中,笔记也非常清晰,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还会对第二天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有的同学性格非常开朗,并且非常包容他人,从不计较他人的过错,与每名同学关系都非常融洽,因此拥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他人的优点,并且及时补充自己的缺点,那么能够让我们的人格更加完善,成为更加优秀的人。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的疑惑得以解决,并且找到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前进。
三、组织丰富活动,提升精神境界
大部分德育教育都是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开展,这种教学方式没有贴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往往无法从理论中对其中的思想和内涵进行吸收。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充分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从而达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例如,很多小学生没有认识到红领巾的重要性了,当小学生升入中高年级之后,学校组织了“给学弟学妹佩戴红领巾”的活动,让升上中高年级的学姐、学长为刚入学的小学生佩戴红领巾。面对着眼神中充满希望的学弟、学妹,学生们对于红领巾的意义多了一份了解。他们感受到,红领巾并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当革命烈士牺牲的时候,他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安全,而是考虑到国家的安康和人民的幸福。而我们之所以能够幸福的学习和生活,正是因为革命烈士献出了自己的热血。因此,当我们给学弟、学妹佩戴上红领巾的时候,也要将这份精神传递下去,让学弟学妹们也能够感受到当前幸福生活的不易,并且在内心深处树立远大的理想,不辜负革命烈士的牺牲,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优秀人才。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德育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精神境界的提升。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贴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使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实现提升和发展,能够更好地走入社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能够为建设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廖美祝.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切入点增强小学德育实效[J].学苑教育,2020(31):11-12.
[2]张海花.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9):17-18.